四年一度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当地时间9月26日举行,新一届德国政府将基于选举结果组建。现任总理默克尔没有参选,这意味着德国将迎来“后默克尔时代”。大选仍存在不少悬念:未来德国政府的执政联盟会由哪些党派组成?竞争总理宝座的三位候选人究竟谁将笑到最后?在位16年即将卸任的总理默克尔也亲自为该党总理候选人拉票,她表示,“为了让德国保持稳定,拉舍特必须成为总理。”
局势不明朗仍有悬念
第20届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26日开始投票。选举将决定各政党在联邦议院的席位,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组建新一届政府。
全德来自47个政党的6211名候选人将角逐联邦议院至少598个议席。目前,德国的主要政党包括联盟党、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左翼党、绿党和德国选择党。
全德按人口划分为299个选区,今年约有6040万人拥有选举投票资格。投票站在当地时间8时开启,18时关闭。一些民调机构在投票站设立了匿名统计点,初步投票结果在18时通过媒体发布。由于新冠疫情防疫措施的条件限制,不少选民今年选择提前通过邮寄形式投票。
从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党派有望在此次选举中获得明显的领先优势。根据最后的民调数据(截至9月24日),社民党目前的支持率大约在25%,由基民盟和基社盟这两个姊妹党派组成的联盟党支持率有22%,紧追其后的是拥有近16%支持率的绿党,而自民党(FDP)和选项党(AfD)则均在11%上下。
分析称,对于已经在默克尔领导下联合执政了三届的联盟党和社民党来说,继续组建黑红联合政府都不是首选。而根据目前各党派势力分摊相对平均的局面,执政联盟则会出现不同的“排列组合”可能性。
正因为如此,各位总理候选人都在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党派拉票助选,希望能在联邦议院中获得更多席位,从而在选后占据更多组阁优势。
报道称,在选战初期并不被看好的中左派社民党近几个月来支持率不断攀升,该党的舒尔茨作为总理候选人的民众喜爱程度也超出了竞争对手拉舍特和贝尔博克。
“拉舍特必须成为总理”
另一方面,中右派的基民盟党主席拉舍特是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分析称,有可能会带领联盟党收获有史以来最差选举成绩的拉舍特,目前寄希望于保守派选民,期待能够通过阻止德国政治“向左转”的口号来为自己挣得组建政府的实力。
即将卸任的现任总理默克尔此前都和选战活动保持一定距离,但是在自己党派支持率低迷的情况下,她也亲自出面为拉舍特助阵。
她在24日的活动上讲话指出:“为了让德国保持稳定,拉舍特必须成为总理,基民盟和基社盟必须成为最强大的政党力量。”
默克尔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她呼吁联盟党利用最后的48小时尽可能打动那些尚未决定投票意向的选民。
但是,社民党的舒尔茨却表示,在默克尔执政16年后,现在是“德国该有崭新开始”的时刻。他说:“我们需要改变,要一个由社民党领导的政府。”
默克尔给德国政坛留下了什么
四年一度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当地时间26日举行,新一届德国政府将基于选举结果组建。现任总理默克尔没有参选,这意味着德国将迎来“后默克尔时代”。
默克尔从2005年起连续4次出任德国总理,掌舵德国长达16年,是执政时间最长的德国领导人之一,比肩其政治导师科尔。即将卸任的默克尔让很多选民不舍,她在执政期间展现出的稳健坚韧、担当尽责、务实理性,在德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16年间,默克尔犹如一位稳健坚韧的领航员,带领德国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她坚定推进经济改革,注重遵守财政纪律,把德国从16年前的“欧洲病夫”变为如今欧盟内公认的经济明星。2005年以来,德国的失业率从逾11%降至5%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40%以上;近十年来,德国多数年份实现财政盈余达数百亿欧元。默克尔的执政风格,深得德国选民认同。
16年间,默克尔历经风雨考验,她的担当尽责有目共睹,危机管理能力广受认可。面对新冠疫情,她协调德国联邦与各州政府采取对策,推动欧盟加强防控;面对英国“脱欧”,她拒绝无原则性让步,同法国密切合作“重塑”欧盟,降低了英国“脱欧”的冲击;面对欧债危机,她带领欧洲挺过“至暗时刻”,推动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她在德国及欧洲部分银行出现挤兑现象后,及时表态并出台刺激计划。
默克尔执政期间,因接纳难民、坚持在欧债危机中将经济救助与财政纪律挂钩等决策,引发争议。但默克尔作为政治领导人体现出的担当与责任感,尤其是她坚持不迎合不利用民粹情绪、注重解决问题而不是甩锅卸责的作风,赢得了普遍认可和尊重。
默克尔在外交上理性务实。她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冲突对抗,致力于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执政期间她12次访华,在上海体验磁悬浮列车,在成都学做宫保鸡丁,与中国大妈拉家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她执政期间,德中贸易额显著增长,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欧盟国家,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和产业等各方面都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德国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德国政坛的变化牵动世界目光。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后默克尔时代”里,新的德国领导人珍惜默克尔留下的政治遗产,带领德国继续践行务实合作之道。
马克龙能否扛起欧盟“大旗”?
默克尔离开后,谁会填补欧盟领导人的空缺,成为了眼下全欧洲最关注的问题。
“默克尔退休后,马克龙能成为欧盟的下一任领导人吗?”9月25日,《纽约时报》资深欧洲报道记者史蒂芬·厄兰格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法国总统马克龙有时会有“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野心”。因此尽管默克尔行将走下政治舞台,但“马克龙时代”的帷幕不会拉起。
当下,欧盟的政治生态十分微妙。一边是法国即将于明年1月起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布鲁塞尔已流言四起——马克龙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欧盟改革计划。但另一边,马克龙无论是经验还是声誉,都比不过有“铁娘子”之称的默克尔。更何况,他还要在2022年面临国内大选的考验。相对于占据欧盟生产总值近四分之一的德国,法国也仍需追赶。从经济规模和政策稳定性的角度来看,主流媒体和专家都不看好马克龙和法国在欧盟内的领导能力。
欧盟之外,也是“危机重重”。在拜登政府喊出“美国优先”,甚至“背刺”法国的国际环境之下,马克龙和欧盟要如何处理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外界分析认为,欧盟或将开始一个即便不渐行渐远,也将进入长期充满不确定性、甚至脆弱性的时期。
另一家主流美媒《华盛顿邮报》据此分析称,默克尔的离开,将为其他领导人提供一个机会,来表明他们的立场和愿景。这份榜单中,马克龙无疑是“炙手可热的选手”,他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成为欧洲的下一任主导者。
当然,意大利现任总理德拉吉也是榜单中的人物之一。毕竟,他在担任欧洲央行期间曾通过制定了紧急债券购买计划和量化宽松政策等一系列举措,挽救欧元。因此,他也具备成为欧盟主导者的“资质”。
“对于谁将接任(欧盟主导者)问题,我想你已经知道了答案:那就是马克龙。”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外交官对《华盛顿邮报》说。“现在的问题是,他能否接过默克尔的衣钵?”
在欧盟的权力中枢布鲁塞尔,马克龙有意接过默克尔的主导人之位,仿佛已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
但主流媒体和各路专家,并不看好马克龙在欧盟内的政治前景。默克尔在欧盟深耕已久,留下丰厚政治遗产,这已让马克龙处于“尴尬”地位。
分析师们认为,不管是马克龙还是将上任的德国新总理,都没有默克尔盛期的影响力。而这意味着欧洲面临的是一个可能瘫痪、或艰难应对挑战的前景。欧盟或将开始一个即便不渐行渐远,也将进入长期充满不确定性、甚至脆弱性的时期。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许燎源雕塑作品许燎源设计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蓉火”蒋蓝摄本报记者蒋蓝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嘉宾...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