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泉驿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绿色环保社区共建活动,号召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来,街道、社区、商户、居民、学生等积极响应,携手争创绿色环保社区(村),大面街道师大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昨日,记者来到师大社区延时服务站探访。五颜六色的彩色童趣石墩,绿色的草坪地垫,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再加上简洁但充满活力的“欢迎回家”4个大字,不少经过师大社区延时服务站的居民都会驻足来此休息一下。几名身穿红马甲的社区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拿着长柄夹,也在延时服务站里喝水小憩。
在延时服务站,一块写着“敞开心扉、表达诉求、咨询政策……”的牌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旁边还坐着一位阿姨,拿着小本子不时记录着。“附近居民对社区环保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会记录下来,这个点位设立得很有意义。”原来,这位阿姨是附近居民,退休后,她自愿到社区延时服务站当志愿者,志愿者们按天在这里轮班,宣传环保知识,为居民答疑解惑。
沿着延时服务站的一角往里走,是通往商业街二、三层商铺的楼道,师大社区的绿色环保之家也在楼上。
走进师大社区绿色环保之家,除了醒目的环保宣传标识标牌,几把围坐在一起的椅子则表现出了群众积极参与的态度。“平时,附近居民和商家有环保方面的问题,就由社区牵头,联合城管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围坐在这里,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让矛盾化解在社区。”师大社区党委副书记叶友文说,绿色环保之家建立以来,受到了社区商户、居民的广泛欢迎,有问题和诉求大家都愿意到这里来,有的还变成了化解矛盾的志愿者。
利用闲置空间,创新探索建立延时服务站、打造环保之家,通过“一站多能”带来“一举多得”,师大社区打破空间限制,为居民提供规范化、亲情化综合服务。同时,通过提供延时服务,缩短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将政策、环境监管、活动送到居民楼下,实现“最后一米”的家门口服务,进而让居民能够进一步融入社区,得到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李柯雨
新闻推荐
市民反映天府大道北延线拥堵 交警优化路口信号灯 早晚高峰排队长度明显缩短
优化前vs优化后近日,有市民反映成都天府大道北延线经常拥堵,早晚高峰期更是挤得水泄不通。红星新闻记者随后进行了实地...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