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中小学课后服务推行“托管+拓展”和“5+2”模式,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成都昨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聚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培优提质、考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5个方面,拿出了7张管理清单。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发展。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成都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双减”实施方案,既是对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更关系到成都百万家庭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关系到全市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学生作业负担重的问题,加之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不断加大,不少学生和家长不堪重负。中央出台“双减”政策、成都落地实施方案,是对人民群众关切与期盼的积极回应。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的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翻开这份成都版“双减”实施方案,作业清单要求控总量、提质量,课后服务清单要求保证时间、提升质量,考试管理清单提出强化中考改革、规范考试内容次数……一张清单对应一个问题症结,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将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成都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将其审批开办、日常运营、招生培训等全部活动纳入了监管视野。实施方案兼顾校内校外,体现出对当前义务教育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的系统思考、综合施策,体现出成都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坚强决心。
实施课后服务,是否增加了教师负担?课外培训班还能不能报,该怎么选?教培机构监管趋严,从业人员如何转岗就业?实施方案还对部分家长、教师、教培机构从业人员等相关群体关切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教育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综合考虑牵涉其中的各方诉求,方能最大限度凝聚起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的合力,真正实现学生负担减下去、教育质量提上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育人格局,才能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实施方案业已出炉、行动路线已经明晰,全市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动“双减”政策在成都落地见效,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们轻装前行,更好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新闻推荐
成都市锦江区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区建设为抓手,以“推门就是美好生活”为目标建设品位锦江共享美好生活繁华竞逐濯锦江...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