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
65岁的姚贵英午饭后坐在自家门前,闭着眼睛晒太阳。这位凤阳县板桥镇的村民,上午刚和老伴到两公里之外的镇行政服务大厅领取了55元的养老金。“我们农民从过去的‘交皇粮\’到‘免皇粮\’,再到今天的‘吃皇粮\’,这是做梦也没想过的事情。”姚贵英高兴地对记者说。
自2010年10月,凤阳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以来,该县凡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每人可按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保险金。
姚大妈告诉记者,她家原有18.6亩地,因为家里穷,儿女成家后就把地分给了孩子们,老两口现在只有4亩多地,平时种点水稻、花生、玉米等。除去留下的口粮,一年大概也就三四千元收入,日子过得很紧巴。自从有了这个政策,现在她和老伴每人每月可以领取55元钱,一年下来就是1320元,这几乎是老两口年收入的1/3。“现在感觉生活有保障了,心里踏实了,也不用孩子们接济了。”姚大妈难掩喜悦神色。
同村村民杨庆全也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受惠农民之一。杨庆全今年40岁,拥有一份养老保险一直是这个庄稼汉子的渴望。“以前是没政策,后来有了政策又有顾虑。”回忆自己当初参保时的情景,杨庆全憨憨地笑。经过宣讲干部的耐心讲解,他了解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自愿原则,农民参保缴费按每人每年100至500元5个档次收取,城镇居民是100至1000元10个档次收取,均可自由选择,政府财政给予每人每年30元基本补贴,而且缴费后还将建立有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人缴纳的保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等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打消心中顾虑的杨庆全现在不仅自己参保,还劝家人、亲戚、朋友都积极参保。据滁州市人社部门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截至9月底,凤阳县作为滁州市首个试点县,符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条件的共有8.7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5474.4万元,发放率100%;凤阳县符合条件的参保缴费对象有35.1万人,已参保32.7万人,参保率达93.2%,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滁州市有450多万人口,其中,农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家庭人口有380多万人且大部分老年城乡居民主要靠子女赡养。因此,解决他们的社会化养老问题尤为重要。据了解,滁州市今年有5个县(市、区)将继续开展此项试点工作,到2012年要形成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努力为滁州市的广大城乡居民描绘出一幅“人老有依靠、退休有钱领、生病有保障”的和谐画卷。
新闻推荐
借得东风好扬帆 ——凤阳县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纪实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程毅韬
借得东风好扬帆 凤阳县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纪实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程毅韬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