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凤阳县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使农业产业化发展驶入“快车道”,粮食、畜禽等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全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增幅超过20%。
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县财政专门拿出专款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县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为8家省级、18家市级龙头企业投放贷款10亿多元,确保了龙头企业正常运转。近日,国家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八单位联合下文,凤阳县“凤宝”粮油食品(集团)经专家评审和媒体公示,被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从而使该县在产业化建设实现了“国”字号龙头企业零的突破,该公司以“订单收购协议”方式建立近5万户5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生产基地,以每斤高于市场0.05元以上价格大量收购优质订单小麦,使5万余户农民每年户均增收千元以上,公司面粉生产实绩在2010年度全国小麦粉行业排名位居第41位。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全国首条天然零卡饮料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零卡饮料生产线的空白。
大力指导、扶持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走上规范化轨道。2011年,该县新增农民经济合作组织53个,全县总数达267个,实现了全县70%以上行政村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其中: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东陵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4个合作社被授予“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凤阳农民自己互助合作社联合会被授予“全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唱好农业“品牌戏”。红心镇油茶、总铺镇蓝莓、枣巷镇水产养殖、大王府大棚蔬菜、小岗村甜叶菊、黑豆、葡萄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规模养殖小区(场)达359个,其中市级15个、省级7个、国家级3个,在全市排名第一。全县已有1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6个产品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14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全县确立了50万亩优质水稻、50万亩优质小麦等9大优质农产品基地。
2011年,该县出台了《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被省农委列为县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文件。据统计,该县粮食总产76.66万吨,跃居全市第二,实现了连续8年增产,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970元,同比增长21%。
(马顺龙高 伟)
新闻推荐
凤阳旅游迎来新突破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