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孩子们正热火朝天地忙排练。
荣 誉:第三次走上舞台
“农歌会在滁州举办第三届,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也将是第三次在农歌会的舞台上表演。”该校负责此次表演的指导老师沈玲华向记者介绍说,2008年,第一届农歌会在滁州举办时,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表演了《24节气歌》;2009年,11岁的伏俊晓女声独唱《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而今年9月底,学校又接到了农歌会筹委会的表演通知。“每一次表演都是我们的荣誉。”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杜佐运老师告诉记者,自接到通知后,全校都忙活了起来,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便从全校700多名学生中挑选出100名学生参与表演。
横坐牛背,吆喝着牲口;吹起牧笛,邀约同伴。“哦啊哦”的吆喝声中,一个个“放牛娃”从东村西庄聚集到山野草滩上,放牛、嬉戏、对歌……今秋,不用去皖南,在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的开幕式上,您就将能欣赏到滁州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精心编排的铜陵民歌《牛歌》,为您展现秀美的皖南农村风光。
演 绎:原汁原味儿的民歌
“重打锣鼓重开台,我出牛歌给你猜,什么团团团上天,什么团团在水边……”天真机智的歌词,幽默逗趣的旋律,热烈而充满生气的舞蹈。沈玲华老师告诉记者,经过层层筛选,学校最终确定81名学生参与表演,其中男孩31人,1人领唱,女孩50人。10月8日,所有的孩子们都已开始了排练。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要在上课的间隙,抽出2—3个小时来排练,央视的编导还特地来“指点”。老师们也在精雕细琢,力争用充满地方特色的“村言村语”、“俚曲俚唱”,演绎出原汁原味儿的中国民歌。
苦 乐:农歌会舞台的收获
因为人数限制,许多孩子没能参与农歌会的表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最终没能参加表演的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没能参加农歌会的表演,是我最难过的一件事,要是下次我能参加就好了。”而一些能够登上农歌会舞台的孩子们向记者说,“虽然排练很辛苦,腿都跑酸了,但能在农歌会的舞台上表演,心里感觉特自豪。”(记者卢晓东文/图)
■新闻短播
新闻推荐
晨刊讯为确保第三届农歌会现场用电,滁州市供电公司共架设150米高压电缆、500米低压电缆,现场安装了2台箱式变压器、6台低压分电箱。为防止突发停电,供电部门将发电车开至现场,一旦发生线路故障...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