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穿上“衣服”,干干净净
即日起的14日内,现有的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应安装全封闭机械装置或密闭覆盖装置;装载物须低于车辆厢板高度,确保不抛洒不扬尘;未改装车辆驶出建筑工地前,应冲洗、覆盖、洒水等。新增此类车辆,必须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封闭装置。
此外,所有建筑工地“三大车”出入通道,必须硬化(含过水硬化),并配备冲洗设施,车辆出门不拖泥。12月1日起,未达到“全密闭”的车辆,禁止在滁城从事渣土、砂石运输。
一直以来,被称为“三大车”的渣土车、运料车、混凝土搅拌车,作为滁城建设的“苦劳力”,功勋卓著;然而,因其太过“不拘小节”,譬如“嗓门大”,又“不爱干净”,在市民中的口碑一直很差。针对这一状况,滁州各管理部门日前依据国法制定“家法”,对“三大车”进行约束。
“仪态”:“慢条斯理”,遵规守矩
“三大车”在运输中,应当严格遵守关于时间、速度、载重和路线等规定。即日起,每天7时至22时,自滁城北关路口,经西涧路、南谯北路、明光西路、丰乐大道、会峰路、京沪铁路,所形成的区域内,禁止“三大车”通行(特许通行的抢险救灾、紧急施工、重点工程车辆除外)。
据悉,上述限行区域外,“三大车”最高时速限定为35公里;限行区域内,时速不得超过45公里。
“约束”:轻则罚款,重则“回家”
据了解,滁州市容、公安、交通等部门,将继续对违法“三大车”进行整治。运输中泄漏、遗撒的,每车每次罚款1000元;一旦超重,罚款500至2000元。同时,运输渣土、砂石车辆未按规定使用密闭装置,罚款1000元,并停止行驶;若出现沿途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处置单位将被罚款10000元,并治安拘留直接责任人。总承包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未核准单位处置的,罚款20000元。
此外,违反相关规定的施工、监理和运输企业,市建设部门将依法降低或取消其建筑资质,市招投标管理部门实施市场限入,市容管理部门扣缴相应保证金。 (记者包增光)
图为交警夜查“三大车”。(资料) 记者王家国 摄
新闻推荐
“十大陋习”评选正在火热进行中,“行人闯红灯”仍居榜首,读者提出治理金点子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