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达22条,运行总里程达260公里。车辆总数增加到450台,每万人拥有车辆数10标台,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5%,车辆平均运行速度达25公里/小时以上……这是哪座城市?这是2015年的滁州!不久前,滁州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五年之后,滁州市城区公交会变成哪般模样?《意见》出台后,这一答案渐渐明晰。
见》精神,2011—2015年,滁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为:打造协调、便捷、舒适、安全的公交体系,逐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塑造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实现中心城区客运交通和用地布局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
晨刊讯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和加强“大滁城”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和能力,120多名“大滁城”建设者接受了集中冬训。
据悉,参加冬训的人员包括市重点局工作人员及项目推进组成员、审计局工作人员及跟踪审计单位代表等。为期1天半的冬训主要是理论培训。培训的课程包括建设决策机制、公文行文和礼仪知识、园林建设与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工程现场管理要点等。(记者王琼)
措施·公交优先步骤细化
实际上,滁城K1公交线的开通,已经折射出滁州城区公交未来发展方向。根据规划,打造快速公交、城乡公交、旅游公交,拓展公交支线,完善常规公交干线等措施将成为今后滁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步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滁州市开始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地位,并着手构建以公交优先为核心的交通政策体系。
不仅仅是城市公交大构架有了变化,此次《意见》出台后,加快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公交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等都被进一步细化。《意见》甚至明确,今后滁州的城市公共交通公交票价优惠补贴将由政府财政予以协助解决。按照此思路,《意见》提出的让滁州“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设想将不再遥远。
(记者方铭嘉)
规划·公交发展目标明确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滁州市就已着手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然而,虽经30余年的发展,滁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水平不高,运载能力有限,出行分担率低的状况却始终存在。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大滁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滁州城市公共交通软硬环境都亟待改善。
在此背景下,2008年,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和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了《滁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简称《规划》),这一规划甚至考虑到了2020年滁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根据《规划》,结合《意
新闻推荐
晨刊讯 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11月底,滁州市今年共申请专利1385件,较上年同期增长79.2%,居全省第5位。据了解,滁州市今年专利申请目标任...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