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邦军
铿锵的锣鼓、嘹亮的歌声、爆笑的小品……2月15日,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一点也没影响村民们欢聚的热情,在南谯区章广镇章广村村民休闲文化广场,一场由当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将农村群众的生活趣事、乐事等搬上舞台,庆祝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同时也庆祝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演出中,16个精彩节目轮番上阵,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表演形式,让村民看得有滋有味,乐在其中。
演出在来自章广小学少年宫学生们民乐合奏的《洗衣歌》中拉开帷幕,孩子们精彩的演绎赢得了台下村民的阵阵掌声。随后,舞蹈《丰收腰鼓乐滁州》欢快喜人,迅速带动了现场的氛围。花船表演《欢天喜地颂章广》、男女对唱《祝福祖国》、小品《镇长上任》、民间吹打乐《摘石榴》等十余个接地气、有生气的节目逐一亮相。生动鲜活的表演,有板有眼的招式,让台下观众一会儿叫好,一会儿报以热烈的掌声,整个广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记者注意到,演出现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活波可爱的孩童、青春靓丽的姑娘、活力四射的小伙、憨厚敦实的庄稼汉、略施粉黛的妇女,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创意独特,满溢着的乡土风情,让人对这台“村晚”刮目相看,平日里辛苦劳作的村民穿戏服、化浓妆变身舞台“主角”,争相表演自己的“拿手戏”。
“节目都是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非常精彩,我每年都来看。”今年71岁的章广村村民高清江乐呵着告诉记者。据他介绍,章广村“村晚”从199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26届了,现在的“村晚”已经成了当地村民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不仅是本村村民来捧场,还吸引着周围十里八乡的其他村村民前来观看。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平日里没事,我们几个小姐妹就一起跳广场舞,碰到村里有什么活动,我们就来表演节目,很受大家欢迎。”舞蹈《我的祖国》演绎者之一黄胜芹兴奋地说,前两年,由她们演绎的舞蹈还在全市广场舞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村晚’越办越好,越办越热闹。我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一年更比一年好。”
“‘村晚’一直是章广镇春节期间的传统品牌节目,至今已连续举办26届。此次‘村晚’是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旅游厅主办的全省活动之一,也是南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到实处的一次活动。”南谯区章广镇党委书记张成为介绍,章广镇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是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镇容村貌焕然一新。该镇先后进入安徽省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录,荣获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和滁州市魅力乡镇等荣誉称号,镇内太平集村还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这精神生活也要更丰富。”张成为介绍,“村晚”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交流互动,邻里乡亲的小矛盾也少了。通过这种文化平台,村里打麻将、打牌等陋习少了,不仅增加了年味儿,带好了民风,而且焕发了生机活力,增强了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斗志。
新闻推荐
晨刊讯“庙会地面和往年相比干净不少啊!”昨日,不少前往琅琊山庙会的市民发现,今年的庙会现场地面较往年整洁。张先生是琅琊...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