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们参观李家乡山葵种植基地。
本报讯(杨忠权记者张玉伟)近日,朝天区委老干局组织该区40多位退休老干部,走进麻柳、汪家、李家等乡镇,感受农村巨变。
“区委区政府把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路走来,农房焕然一新、水泥路四通八达、农业产业园各具特色,变化太大了,我们这些老同志感到既惊讶又欣慰。”朝天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常开荣说。
近年来,朝天区紧紧围绕“升级五大产业、新村全域覆盖、农民收入翻番、全面脱贫摘帽”的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以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和创建“四好村”为目标,大力实施***、“六化行动”和“强村行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狠抓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位一体”综合配套,整体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先后建成了曾家山、广陕高速朝天段、沙曾平、转马文柏陈、蒲羊东5条新农村建设示范走廊,完成了覆盖全区25个乡镇的新农村主骨架建设,惠及160个村、29000余户,分别占全区总村数的74.7%、农户总数的58%,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全域新村、全面小康进程。去年以来,朝天区按照全域新村建设目标,在5条新农村主骨架建设的基础上,纵深向边远贫困山区推进,已建成“李(家)汪(家)麻(柳)”新农村示范片。今年启动的“朝羊蒲”新农村示范片正加快实施。
汪家乡蓝莓园,麻柳乡核桃示范园,李家乡山葵种植基地……每到一处,老干部们都会详细地询问产业发展现状、为群众带来的收益等。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区以助农增收为核心任务,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以核桃、蔬菜、食用菌、土鸡、蚕桑为主导产业的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新农村建设覆盖区域核桃总面积达到30万亩;高山露地绿色蔬菜基地15万亩;畜牧、食用菌、蚕桑等主导产业稳步推进,小水果、藤椒、山葵,以及道地中药材等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发展。依托曾家山和明月峡4A旅游景区,建设休闲观光、建设特色乡村农家乐和农家旅游接待,每建成一个新农村示范片,就是一条乡村旅游示范线,促进了一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多渠道增加了农户收入。新村建设范围内的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入户路硬化率达75%以上;安全人饮率达98%以上;实现了“三电”网络全覆盖。此外,充分尊重农村居民自身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小规模集聚、组团式布局、生态化和微田园推进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以前农村羡慕城市,看到现在农村的变化,城里人都开始羡慕农村了!”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老同志们听取了该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情况汇报,他们一致认为: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更加靓丽……这一切,都是朝天区委区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不懈地抓新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绩。他们坚信,2020年,全区实现全域新村目标一定会实现。
新闻推荐
贫的光啊,你看,我们流转了300亩的土地,共栽有4万株枣树,去年试挂果,收了10000余斤,卖了15万元。”据了解,在三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虎跳镇
(紧接A1版)合作社社长李莉说,“我们是沾了金融扶贫的光啊,你看,我们流转了300亩的土地,共栽有4万株枣树,去年试挂果,收了10000余斤,卖了15万元。”据了解,在三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虎跳镇、丁家...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