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乡农户正在河边淘洗藠头。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文/图
6月初以来,一则“大竹县超400万斤藠头滞销”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事实果真如此吗?
6月19日至20日,记者赴现场调查发现,大竹藠头依然有收购商在进行收购,所谓 “滞销”是种种原因造成的价贱伤农。对此,当地政府一方面积极为种植户联系销路,一方面为藠头谋划新的发展路径。
直击
农户心痛价格走低
遭殃莫过“老藠头”
“我今年是第一次种藠头,今天是第一次卖藠头。”6月19日,大竹县高穴镇新店村九组农妇王积粉,驮了一两百斤藠头到村里一个收购点,她说:“根据质量好坏,收购商出价为每斤0.65元—0.75元。”王积粉对藠头今昔行情的起落并没有比较。
不过,大竹县高穴镇官家村四组种植大户张春武则反应强烈。“去年我种了二三十亩藠头,每斤卖到了1.3元—1.4元。看到行情不错,我今年就扩种到了50多亩,没想到这一两天每斤才卖成0.65—0.75元。”张春武说:“我还有藠头在地头都不敢再挖了。一是请人的工钱就投三角五一斤,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我每斤要倒亏一两角钱;二是今年收购的质量标准更高,请人挖的也不一定能达到标准,干脆不挖了。”
据记者了解,藠头是大竹的传统产业,全县51个乡镇几乎都种有藠头。目前,全县藠头总面积1万亩左右,主产乡镇为高穴、牌坊、高明、清水等,其余乡镇大多零星种植,且农户多为加工后自产自销。根据种植习惯,大竹农户种植的藠头又分为“菜藠头”和“老藠头”。“菜藠头”比较嫩,通常亩产2000多斤,在3月至5月上市,今年收购价每公斤为2.8元—3.0元,基本与去年的收购价持平,目前“菜藠头”的收购已结束。“老藠头”个头大,通常亩产3000多斤,在6月至8月采挖上市,“老藠头”去年的收购价每公斤为1.8—2.4元。
今年,价格低迷的正是“老藠头”,“老藠头”又集中在高穴镇。收购商林贤成、李文辉告诉记者,“老藠头”的收购价每公斤普遍在1.3元—1.5元,但这是统货的价格。林贤成说:“只要有藠头我就收,以质论价。如果藠头淘洗出来浑身雪白,我2元/公斤都要收。今年雪白的太少了,大多是花头的、青头的。厂家只允许有5%的花头和青头,因为厂家加工花头和青头的只能内销,1吨才卖两三千元;雪白的藠头,厂家加工后出口,每吨可达1万元。”
问题
量大偏逢买家少
绿色通道又遇阻
“全镇种有1500亩藠头,老百姓都习惯卖‘老藠头\’。今年销路还是有,就是价格起不来。”高穴镇镇长李君亮分析认为,“一是今年的亩产高,达到了4000多斤,而往年只有3000多斤;二是收购商压价。”
林贤成表示压价也实属无奈,他说:“今年,省内省外的一些地方出于环保考虑,把好多小型泡菜厂都关闭了。另外,省内外一些地方今年也没有把藠头再纳入高速公路绿色通道。6月18日,我拉了一车藠头到成都,10吨的货就收了420多元过路费。”
“绿色通道今年不畅,我往湖北拉了两车、往贵阳拉了3车,就不敢再拉了。我们只有把农户的价压一压,以抵过路费,才有一点儿利润。”李文辉说,“同时,由于玉米价格下降,相当一部分种植户觉得种藠头比种玉米强,进而扩种,导致今年国内的产量均出现过剩。在藠头主产地江西,连根带苗的藠头目前的收购价也仅为1.2元/公斤。”
大竹县农林局经作站副站长杨建标告诉记者,2016年以前,大竹县外调藠头都是走的高速公路免费绿色通道。但是,今年该县藠头外调湖北、贵阳等大城市几乎没有利润,因为没有享受到高速公路免费绿色通道。这也是今年没有预料到的情况,造成部分藠头价格下调和产量过剩。
出招
建加工厂稳定价格
引新品种做大产业
6月8日,大竹县在高穴镇召开了藠头产业流通协调会,通过大竹县在各地的商会组织为农户找销路。县农林局通过省农业厅联系四川泡菜协会、东坡泡菜研究所、彭州泡菜加工厂收购藠头,彭州泡菜加工厂同意收购40吨。6月18日,大竹广东商会在高穴镇以2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了30吨 “老藠头”。同时,县委统战部也积极协调各商会的电商平台解决藠头的销路。至6月19日,高穴镇的藠头已卖掉了三分之一。
此次大竹藠头价贱伤农事件也暴露出大竹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短板。据杨建标介绍,一是各村虽然都建有一些藠头专合组织,但不够规范,他们主要是引导农户种植,而没有真正带领农户找市场、跑销路,专合组织成为一个空壳组织;二是大竹至今还没有一个藠头加工厂。
“前几年,牌坊乡原党委书记带队到江西去招商建藠头加工企业,谈了几家都不来;去年,县上也出台了引进企业的优惠政策,县上也有小微企业创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地皮也有优惠,但就是吸引不了企业投资建加工厂。”杨建标说,“企业不来的原因是我们的种植规模太小了,达不到办厂的要求,而且我们的藠头品种‘把把\’长了一点儿,加工需要的却是‘把把\’短一点的。”
杨建标说,大竹农民历来有种藠头的传统,种植面积是少不了的。他认为:“大竹急需引进加工厂,唯有如此,才能稳定价格,把产业做大。今后,大竹将引进适合加工的新品种,按照藠头无公害标准适度规模发展,吸引企业投资办厂。”
杨建标还建议,各主产乡镇积极筹措资金建设藠头产地预冷设施和气调库,缓解产量过剩和错季上市,确保藠头市场价格稳定;对专合组织将进行规范,培育专合组织内部经纪人,帮助种植户销售,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达州讯(记者王晓英)6月21日,达州市政府与重庆市渝北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将搭建区域合作发展平台,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新的“川渝合作示范区”。达州市委书记包惠、渝北...
大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