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年新春佳节渐行渐远,达州中小学将于2月中下旬陆续开学。然而每个新学期开学之初,据统计都有约三成以上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学疲劳综合征”。一般来说,自制力越弱的学生,其症状就越明显,需要恢复的时间也就越长,有的甚至要几个星期才能转入正轨。其实,“开学疲劳综合征”是“征”不是“症”,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心理不适和身体不适,归根到底是一种适应问题。依据儿童心理学解释,其具体表现为较长的“过年假日”的玩乐习惯难以消除,其特点是上学恐惧、精神疲惫、肠胃不适和厌食,具体表现为早晨睡不醒、心里焦躁、读书没劲,严重的会出现晕课、逃课。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摆脱焦虑、远离“开学疲劳综合征”呢?
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关注引导孩子。
一是要尽快形成科学的生物钟。假期里大多数孩子睡得晚起得也晚,难以适应开学后早起早睡生活规律,这是诱发“开学疲劳综合征”的主因。因此要为他们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须知一个科学有序的行为能持续一至两周就会形成习惯,生物钟也会随之调整。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新学期开始时制定一个目标,既可以帮助孩子把原来如脱疆野马之心“收回”,又可以激励鼓舞孩子的斗志和上进心。
三是要善于开展积极的心理暗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实质上就是要求家长们能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和知识水平,从具体形象材料入手,帮助他们逐步扩大对有关事物的兴趣,加深孩子对学习的求知欲引导。比如跟孩子一起回忆班上同学之间的趣事,唤醒孩子对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等,暗示其继续保持和发扬,从而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一生中最宝贵的学习生活中去。
最后是要做到循序减少玩乐时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一项内容。但孩子贪恋假期长时间疯玩则是产生“开学综合疲劳征”的又一原因。因此,对那些贪玩特别是已迷上上网、电视的孩子,应该每天逐渐减少他们玩耍的时间,这有利于避免因突然中断而产生逆反心理。 (蒋怀士)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达州市近日出台了《达州市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从即日起,达州市范围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所有用人单位及...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