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本松
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全面助力达州市通川区脱贫摘帽,针对少部分贫困户存在的增收渠道不广、致富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通川区积极谋划,大胆探索“防返贫”机制,创新建立“防返贫救助基金”,解决贫困户因灾、因病等突发意外情况返贫问题。通过在该区碑庙镇石笋村试点运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筹资渠道稳定。贫困村立足镇情村情,壮大基础产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村集体每年将收入的30%注入防返贫救助基金。建立帮扶单位、驻地企业、同乡等长效联系机制,接受企业、个体工商户、成功人士及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等,确保基金规模不低于10万元。
二是受益对象明确。要求户籍在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因灾、因病等突发意外情况,在报销或受救助相关费用后,家庭承担金额仍然较大的,从防返贫救助基金中给予一次性救助资金500元至5000元,确保不返贫。
三是申报程序规范。建档立卡贫困户向基金管委会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经审核后,按照一事一议原则,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公示七天,无异议后审签发放。
四是使用监管完善。防返贫救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村廉勤委主任全程参与监督,乡镇财政所、审计站参与资金使用监管,严禁截、挤、挪、贪等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和完整。(作者单位: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
新闻推荐
中央党校教授到通川区作法治专题讲座 营造法治环境 加快法治通川建设进程
营造法治环境 加快法治通川建设进程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