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驻宣汉柳池工业园的宏盛电化公司,由生产高碳铬铁向高附加值的高硅硅锰合金、金属锰、微碳锰铁方向转型升级,并即将新上一批节能环保项目。目前,宣汉普光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46家,建成投产2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亿元,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5户,并被评为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
近年来,宣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单一的工业支撑转向工业、服务业双支撑,通过普光经济开发区、巴山大峡谷景区“双区联动”,充分发挥“双引擎”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宣汉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据了解,该县拟投资近100个亿综合开发建设的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建设区域达500余平方公里,分片打造桃溪谷、巴人谷、溪口湖三个核心景区。目前,该项目正在修改完善规划,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和桃溪景区一期工程年内将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景区开门迎客。
产业布局
“全科生”变“特长生”
近年来,宣汉县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布局,由“全科生”变“特长生”,注重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天然气配套和延伸产业、特色农产品种养业、旅游产业和商贸物流业。
10月19日,记者走进宣汉商贸物流园建设现场,只见十几台大型挖掘机忙着挖土填方,数十辆运土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施工景象。
宣汉商贸物流园位于宣汉县城石岭大道与巴人大道交叉口附近,规划占地1100余亩,园区分为建材家居五金城、汽贸园、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大型机械设备销售维修中心四大板块,预计3至5年全面建成,将打造成为川东地区人气最旺、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商贸物流中心和集中消费市场,成为宣汉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目前,园区基本完成规划,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接近尾声,北城大道全线贯通。
同时,该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牛、菌、烟、药、果、茶”的六大特色产业,根据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乡镇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做到一个片区、一个乡镇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村一个特色产业;一个农户一个增收项目,形成分布均衡、特色明显的产业布局,规模发展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统筹城乡
“单城带”变“八镇推”
走进正在打造中的宣汉百节溪公园,只见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据了解,百节溪公园作为宣汉县城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新旧城区的连接体,自去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该公园土石方平整工程已初步完成,旱喷广场、次入口广场铺装及周边绿化、半岛风情园、半岛木平台、休闲绿地及三座公厕修建完成,慢行道及滨水步道的铺设已完成。
这只是宣汉县构建“双核”支撑城镇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宣汉县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双核”支撑的城镇体系,着力把县城建成达州卫星城市,把南坝镇建成宣汉副中心,辐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在县城,该县大力实施“三路三片三园”工程,三路即北城大道、滨湖路、达宣快速通道,三片即北部商贸物流园区、张家坝片区、旧城改造片区,三园即百节溪公园、鱼禅寺公园、巴山红军公园。“三路三片三园”工程旨在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把县城建成风光秀美、风貌独特、风情独具的生态魅力城市。
在南坝,该县不断完善城镇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推动南坝场镇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把南坝镇建成产业兴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宣汉副中心。
除县城、南坝镇外,该县还打造渡口(樊哙)、土黄、峰城、胡家、双河、土主(普光)、厂溪、天生8个重点场镇,其中渡口和樊哙、土主和普光四乡镇分别建设一体化场镇,通过加快“双核”“八镇”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提档升级,形成“单城带”变“八镇推”的多点多极支撑现代城镇体系,力争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
□张崇耀 特约记者 漆楚良
新闻推荐
坚持和完善联合督查督办机制 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座谈会召开
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座谈会召开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