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巴山大峡谷的回声 ——来自宣汉县***开发扶贫的报告(下篇)

来源:达州日报 2015-11-23 22:4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来自宣汉县***开发扶贫的报告(下篇)

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汽车行走在通往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深处的路上,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清清的河水和葱绿色的大山,当地土家妹子的欢歌笑语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一幢幢土家新寨静候着山外游客的到来。我们不由得问,我们是采访在扶贫村,还是旅行在美丽乡村?

我们的“困惑”其实彰显的是***的效果。这,巴山大峡谷可以作答。

黄连村旧貌换新颜

我们又一次来到位于巴山大峡谷深处的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这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也是一个让记者牵挂多年的小山村。自2007年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就无法把它忘掉。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记者又对它进行了多次采访,亲眼见证了这个小山村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富裕的变迁。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黄连村采访全国师德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胡清贵老师时,从乡政府所在地出发到胡老师所在的村小学校,由于不通公路,全靠走路,总共走了近6个小时的路程。2010年第二次进村,通往黄连村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碎石铺垫的村道公路。坐上颠簸的摩托车行进了两个多小时。“2013年12月30日”这个日子,当地村民记忆深刻。当天上午,通往黄连村的村道硬化结束。村道公路全长6公里、净宽5.5米。

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那条水泥公路玉带般飞峰过涧飘进村里,投资2500万元的黄连村土家新寨聚居点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共修建16栋32套住房,配套游客接待中心、村小、寺庙、观景台、活动广场、停车场、体验馆等公共设施,目前,土家新寨聚居点已具雏形。在真实展现土家族人生活场景的同时,土家新寨聚居点还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思路,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土家新寨增添浓郁的诗情画意。

两年多的时间,黄连村旧貌换上了新颜,速度惊人!

黄连村土家新寨聚居点建设拉开了巴山大峡谷景区综合开发的序幕。村民们对于今后的生活早有了规划,他们将利用巴山大峡谷景区综合开发的机遇,依托本村药材产业,结合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生活再也不会像黄连一样苦了,而是像蜜一样的甜。

巴山大峡谷景区综合开发带来无限生机

行走在巴山大峡谷景区,我们为这方土地的勃勃生机所欣喜。

巴山大峡谷位于宣汉县东北边缘,海拔452米至2458米,峡长70公里,石壁夹岸,奇峰矗立,水清滩多浪急,沿岸风景雄、险、奇、秀、幽。巴山大峡谷沿线乡镇是该县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也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为了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初,县第十二届四次党代会作出实施“开发扶贫”战略的决定,将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片区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步伐。

这里成了宣汉开发扶贫攻坚主战场。深山峡谷间处处活跃着干群的身影,以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以城镇扶贫夯实发展基础,以新村扶贫改善人居环境,以就业扶贫增加群众收入,以生态扶贫推动持续发展,系统化推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罗盘山顶是巴山大峡谷内观景的绝佳位置之一。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山峦起伏,峡谷幽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禁令人心旷神怡,豪气满怀。罗盘山所在的罗盘村,近几年种植中药材让这里面貌突变。村支两委在“挖穷根”的过程中,选择以种植中药材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以云木香、厚柏、杜仲等为主的药材基地。全村中药材种植达到了3万余亩,年产药材600吨,已成为川东北云木香、厚柏、杜仲等中药材重要的供应基地。去年,试种名贵中药材藏红花、重楼、百吉等又获得成功。成片的厚朴、云木香等中药材植株在数个山头绵延,成为景区内的又一景观。

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给罗盘村群众脱贫奔小康带来了新机遇。罗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太又在盘算着怎样更好地增加村民收入。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巴山大峡谷内集山清水秀、石奇景美为一体,融自然资源与历史古迹为一身。巴山大峡谷不仅山清水秀洞迷人,而且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川东北地区珍稀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

据了解,宣汉县目前已经完成了巴山大峡谷的旅游开发策划方案,已经完成巴山大峡谷的总体规划,正在进行巴山大峡谷当中的桃溪片区的旅游片区修建性详规、景观设计以及项目的可研、环评、行洪论证等前期工作。从达陕高速公路,沿普石路对河岸,经新华镇、石铁乡、樊哙镇,到渡口土家族乡的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和桃溪景区一期工程年内将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景区开门迎客。

“汇聚全县之力,将把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片区建成‘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景区’的目标定位,力争未来3-5年,巴山大峡谷景区建设初具规模,桃溪景区形成较强接待能力,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从宣汉的独特区位和贫困地区的现实条件出发,宣汉县坚持重点先行、率先突破,举全县之力抓好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片区建设,打造展示开发扶贫成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此时此刻4271平方公里的宣汉大地上,正在奏响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片区旅游扶贫攻坚战的最强音。

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改变

千变万变,还是人的精神面貌变。无论是在庙安乡八庙村,还是在南坪乡的厂坪村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一“变”。

八庙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姚文太说,***让群众的积极性高涨。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里种植脆红李,有的村民不但把自家的田地种上了脆红李,还把别的村民家的荒山荒坡打整出来种植果树。“过去出门怕人家知道自己是‘八庙人\’,自从路通了,家富了,我们出外自豪得‘自报家门\’。”在南坪乡厂坪村的山坪塘整修施工现场,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口“病害”山坪塘整修了后,就能给当地老百姓留住致富“活水”。厂坪村是南坪乡的贫困村之一。当地乡村干部对厂坪村进行逐户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蓄水用水方面,群众普遍反映用水困难,希望能对当地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修建,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当地党委政府将村民们的建议向有关部门汇报后,于是在市县水务局的倾情帮扶下,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掀起了整治病害山坪塘的热潮。“有了水,一切就能活起来,生活也就有了奔头。”望着正整修的山坪塘,村民们对今后的好日子更有盼头了。

宣汉县在实施***过程中,对贫困群众大力开展扶贫先扶志活动,提振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使贫困群众在***中不掉队、不丧志、不服输,树立依靠自己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信心和勇气,这让我们看到了贫困村永远告别贫困的希望。

□文/图 张崇耀 本报记者 叶向东 特约记者 王兴寨

新闻推荐

风雅西湖美如画

巴山大峡谷历险记杭州西湖远近闻名,平时只在书上或电视里看到,今年暑假,终于有机会,和父母一起与她来了一次深入接触。清晨,西湖上薄雾缭绕,亦真亦幻,仿若仙境。几只白鹭飞来,停在柳树之上,清脆的叫声打破...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巴山大峡谷的回声 ——来自宣汉县***开发扶贫的报告(下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