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商报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对成都地区理财产品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周(8月21日~27日),成都地区在售银行理财产品共151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10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56%,较上周上升0.08个百分点。
本周仍然没有预期收益率超过6.0%的理财产品;有2款人民币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5%,较上周增加1款;16款人民币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0%,与上周持平。
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优势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本周,成都地区在售银行理财产品共151款,较上周减少14款,降幅为8.48%。其中,人民币产品105款,较上周减少8款,市场占比69.54%,较上周上升1.06个百分点;外币产品46款,较上周减少6款。
关注本周成都地区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从投资期限来看,有83.8%的产品期限在6个月内,占比明显增加,其中56.8%的产品期限集中于3个月内;从资金投向来看,人民币产品仍以组合投资类数量最多,重庆银行、德阳银行、恒丰银行、上海银行等有收益较高的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在售;本周人民币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各投资渠道收益率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之中,这使得理财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单纯依靠产品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的做法渐渐失去了推动力。在这种情形下,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向投资者销售理财产品的同时,承诺免费提供财务规划、理财咨询等服务,加强产品售中、售后服务提高客户黏性。通过差异化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法宝。
预期收益率
集中度高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本周,成都地区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6%,较上周上升0.08个百分点。本周仍然没有预期收益率超过6.0%的产品;有2款人民币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5%,较上周增加1款;16款人民币产品(占比15.2%)预期收益率达到5.0%,与上周持平。
本周成都地区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有74.3%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4.0%~5.0%之间,数量增长明显,尤其是4.5%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集中度很高,体现出各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只有9款产品(占比8.57%)预期收益率在4.0%以下,且大多数为投资期限在3个月内的短期产品(另有两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未公布预期收益率)。
本周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招商银行的“钻石财富系列之融赢东海1号第3期优先理财计划(103058)”,投资期限721天,预期收益率为5.8%。紧随其后的是包商银行的“‘鑫喜\’系列之汇嘉124001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28天,预期收益率为5.6%。此外,德阳银行、重庆银行等均有预期收益率在5.0%以上的人民币产品在售。
本周成都地区在售的外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2.27%,较上周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招商银行的“安心回报之澳元岁月流金151号(105311)”产品以5.4%的预期收益率排在首位,不过记者注意到,该产品与上周的同系列产品相比预期收益率有所下降,且投资期限有所延长。
本周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到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交通银行发行的“‘得利宝新绿\’私人银行专享澳元理财产品(2431120046)”,投资期限6个月,到期实现了7.3%的收益率。成都商报记者 张蒙
新闻推荐
德阳市二重105、106生活区,因公共用电欠费过多,从19日起,电力部门中断了公共设施电力供应。该生活区9幢电梯公寓约600余户业主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昨日上午,71岁的居民王永德正在提水,家住16楼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