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两天,广州有一家还在兴建中的民办养老院想出了一个奇葩点子——“预售炒床”。也就是他们明码标价,开卖起了养老院里的养老床位。每张床24万元起,26年内可住、可租、可卖,不限购数量,也不限户籍。销售人员表示,有人把一整层都买了下来。照这样下去,这些床位有望迎来巨大的“升值空间”。
细细分析不难发现,此举其实就是“炒房”,而且还不限购。因为真正有养老需求的人,未必能够一次性付得起二三十万元,而购买了床位使用权的人,却未必拿床位用来养老。在开发商所提供的几种使用模式中,自住只是其中之一,转租、转售、继承、返租等等形式都可能让养老床位承载太多的流动性的商业价值。
对于该养老院这种做法,网友们纷纷表示,需要警惕以卖床位之名、行卖房之实的变相“花式炒房”,希望有关部门来加强监管。但在如今这个各行各业都在力求通过跨界融合、转型升级而谋求长远发展的新时代,广大信心坚定、不言放弃的企业家们从这件事上看到的,应该是其突破思想上的束缚,以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的尝试所带来的启迪。
商业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现阶段,无论房产,还是餐饮,无论德阳街头,还是县市城区,和生意挂边的,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生意不好做”了。以往,旌湖两岸的众多餐饮、茶楼,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会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现在,转租、转让、暂停营业,情况多种;以往,德阳传统商业旺区的南街,人气旺,商气足,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口岸。现在,各铺面商家频繁更迭,经营难以持续的现象普遍;……
面对这样的变化,德阳的商家,已经到了跨界融合、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
如何跨界?如何融合?如何转型?如何升级?以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创新商业模式!
不妨看看广州这家民办养老院高价“预售炒床”的事例。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物美价廉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作为纯粹民办的养老机构,为何不能运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模式,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呢?民营养老院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对于它们来说,把养老床位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对外进行出售或者出租,以此获得合理的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只要其经营模式公开透明,不存在欺诈行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该民办养老院明码标价售卖养老床位或房屋单位使用权的商业行为,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民办养老机构出租床位和服务的普遍模式,而是借由买卖床位“众筹”了大量社会资金在其中。养老院床位可租可卖,如果搞好了,能对丰富和培育市场需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只要政府和公众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在保护各方权利的基础上,让市场调节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那么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构建有序而良性的产业生态是可能的。
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必需
所谓“商业模式”,核心要素由三个问题构成:你卖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你卖而不是别人卖?你如何从这种客户价值创造当中寻找到一种盈利的方程式?每个新的商业模式,都源于对这三个问题的行业通行答案的不满。而跨界者和融合者,可谓是对传统行业边界和行业假设最为彻底的颠覆者。
当电器零售巨头苏宁提出要做“沃尔玛+亚马逊”,变身为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销售包括家电、日化、百货等全品类产品的无边界零售商,几乎无人相信传统和线上这两种文化气质迥异的业务模式能够在一家公司身上兼容。但在苏宁看来,传统零售业早已有无店铺销售的直邮和电视购物形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成本更低、信息沟通更为高效的无店铺销售渠道,能够提升客户的购买和服务体验, 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大胆“跨界”,本质上,都是围绕“以服务为唯一产品”这一理念的“分内之举”。
一个企业、一个人总有几个元素,通过不同愿望的组合就形成了创新,旧要素和旧要素组合,旧要素和新要素组合,新要素和新要素组合都可以成为创新组合,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使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
在设计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是否从客户需求环节还原到客户需求链,通过跨界和融合再造一个方案,来更为完整周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链,就形成了跨界和融合能力的高下之分,更决定了创新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跨界思维的创新商业模式,往往会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企业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并持续获利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突破思想上的束缚,以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进行商业创新,企业、产业才能获得新生。
本报记者 郭丽娟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两天,广州有一家还在兴建中的民办养老院想出了一个奇葩点子——“预售炒床”。也就是他们明码标价,开卖起了养老院里的养老床位。每张床24万元起,26年内可住、可租、可卖,不限购数量,也不限户籍。销售人员表示,有人把一整层都买了下来。照这样下去,这些床位有望迎来巨大的“升值空间”。
细细分析不难发现,此举其实就是“炒房”,而且还不限购。因为真正有养老需求的人,未必能够一次性付得起二三十万元,而购买了床位使用权的人,却未必拿床位用来养老。在开发商所提供的几种使用模式中,自住只是其中之一,转租、转售、继承、返租等等形式都可能让养老床位承载太多的流动性的商业价值。
对于该养老院这种做法,网友们纷纷表示,需要警惕以卖床位之名、行卖房之实的变相“花式炒房”,希望有关部门来加强监管。但在如今这个各行各业都在力求通过跨界融合、转型升级而谋求长远发展的新时代,广大信心坚定、不言放弃的企业家们从这件事上看到的,应该是其突破思想上的束缚,以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的尝试所带来的启迪。
商业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现阶段,无论房产,还是餐饮,无论德阳街头,还是县市城区,和生意挂边的,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生意不好做”了。以往,旌湖两岸的众多餐饮、茶楼,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会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现在,转租、转让、暂停营业,情况多种;以往,德阳传统商业旺区的南街,人气旺,商气足,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口岸。现在,各铺面商家频繁更迭,经营难以持续的现象普遍;……
面对这样的变化,德阳的商家,已经到了跨界融合、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
如何跨界?如何融合?如何转型?如何升级?以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创新商业模式!
不妨看看广州这家民办养老院高价“预售炒床”的事例。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物美价廉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作为纯粹民办的养老机构,为何不能运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模式,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呢?民营养老院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对于它们来说,把养老床位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对外进行出售或者出租,以此获得合理的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只要其经营模式公开透明,不存在欺诈行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该民办养老院明码标价售卖养老床位或房屋单位使用权的商业行为,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民办养老机构出租床位和服务的普遍模式,而是借由买卖床位“众筹”了大量社会资金在其中。养老院床位可租可卖,如果搞好了,能对丰富和培育市场需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只要政府和公众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在保护各方权利的基础上,让市场调节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那么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构建有序而良性的产业生态是可能的。
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必需
所谓“商业模式”,核心要素由三个问题构成:你卖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你卖而不是别人卖?你如何从这种客户价值创造当中寻找到一种盈利的方程式?每个新的商业模式,都源于对这三个问题的行业通行答案的不满。而跨界者和融合者,可谓是对传统行业边界和行业假设最为彻底的颠覆者。
当电器零售巨头苏宁提出要做“沃尔玛+亚马逊”,变身为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销售包括家电、日化、百货等全品类产品的无边界零售商,几乎无人相信传统和线上这两种文化气质迥异的业务模式能够在一家公司身上兼容。但在苏宁看来,传统零售业早已有无店铺销售的直邮和电视购物形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成本更低、信息沟通更为高效的无店铺销售渠道,能够提升客户的购买和服务体验, 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大胆“跨界”,本质上,都是围绕“以服务为唯一产品”这一理念的“分内之举”。
一个企业、一个人总有几个元素,通过不同愿望的组合就形成了创新,旧要素和旧要素组合,旧要素和新要素组合,新要素和新要素组合都可以成为创新组合,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使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
在设计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是否从客户需求环节还原到客户需求链,通过跨界和融合再造一个方案,来更为完整周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链,就形成了跨界和融合能力的高下之分,更决定了创新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跨界思维的创新商业模式,往往会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企业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并持续获利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突破思想上的束缚,以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进行商业创新,企业、产业才能获得新生。
本报记者 郭丽娟
新闻推荐
(记者陈晓霞)为深入推进“星火计划”,7月29日下午,市本级“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深入交流了党建指导工作取得的经验成果,研究探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征求指导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