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家教很严、家规很多。这个家热闹、和睦,亲情浓浓。这个四世同堂家庭的“大家长”叫蒲登高,今年74岁,住在什邡市师古镇清泉村7组,是一名老党员、退休老干部。他对自己和家人有一个要求:“做人要学萤火虫,走一处亮一处;不能学乌鸦群,走一片黑一片。”这次蒲登高家庭入围四川省十大“清正廉洁最美家庭”。
身体力行传美德
作为丈夫,结婚53年来,蒲登高很少和老伴儿红脸,老两口从青丝走到白发,恩恩爱爱、相扶相携已走过半个多世纪。
丈母娘是独居老人,1974年,蒲登高把丈母娘接来同住,这一住就是37年。37年来,他一直把老人当亲娘孝顺,2008年,丈母娘因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期间,他给老人端茶递水、嘘寒问暖、悉心照顾,连老伴儿都说,有时候她这个亲生女儿都自叹不如,直到2011年丈母娘享年101岁去世。
蒲登高是一位极富爱心、乐于助人的老人,这缘于他父亲的影响。蒲登高父亲一生共收留和帮助了18名流浪汉,是出了名的大好人,周围邻居都叫他“蒲善人”。而蒲登高和老伴儿到目前一共帮助了13名孩子,不仅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更注重对他们思想品德和做人做事的教育培养。
言传身教树家风
这个家的家教很严。长辈不动筷,小辈们绝不会先动菜;饭后不许剩饭,吃完饭都是自己收拾自己的碗筷;每天早起和回家都要问候长辈。直到现在,蒲登高的儿子每天都会到家报到、帮忙;女儿每天要打个电话问候老人,从未间断;孙女、外孙女也经常打电话关心老人的身体。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周末一定是一家老小团聚的日子。
不仅如此,蒲登高还制定了家风家规,对晚辈们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家规中有这样一条:不靠父母靠自己,不要吃父母的老本,父母无家业可留,家业靠自己辛勤努力亲手创造,父母只能留下家规家风。
蒲登高说:“我的父母在我1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靠努力创造而来的。我想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孩子们,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清廉一生受尊重
蒲登高于1972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原民主公社的文教干部、管委会副主任,民主乡政府乡长、书记、人大主席,原南泉镇党委书记。在工作的30年中,蒲登高清廉、正直,深受好评。他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在他担任领导的19年中,从未有过因自己或家人生日、儿女婚姻等大摆宴席,请过下属和同事,就连他101岁的老岳母去世也没有惊动过除亲属以外的任何人,没有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谋过一个职位。儿子是1991年通过公招考入公务员,女儿直到现在也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而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小院。“权利是人民的,不能滥用。”蒲登高说这是陪伴他一生的座右铭。
儿女们知道父亲的性格,也非常理解、支持父亲的工作,他们不但没有一句怨言,而且对正直善良的父亲更加孝顺和尊重。儿女们在工作中,也是尽心尽责、修身正己,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引导下一代明事理、分是非、辨善恶。
本报记者徐皓
新闻推荐
(记者肖盛雄)近日,来自什邡7所驾校的14名教练、学员和10余位快递、外卖小哥,人人佩戴印着“文明交通劝导员”的红袖套,手拿小...
什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什邡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