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侠(德州)
清明节将至,网上出现不少“代人扫墓祭祖”的商家,甚至可以给顾客现场“直播”祭拜过程,收费从百元到万元不等。记者发现,网上提供此服务的商家不少,但很少有人下单。同时,这一服务引起热议,有人认为此做法漠视了扫墓的意义。著名民俗学家赵书表示,代替扫墓不能全否定,但最好还是亲自扫墓表示心意。
代人扫墓作为新生事物,必然有着很多瑕疵,甚至折腾出徒有形式和游戏化的效果,有损清明节尊严。像新闻报道的天价扫墓、官僚腐败扫墓,装腔大哭哀思等,都不符合传统美德规范。这对先人很不尊重,严重透支清明节祭扫含金量。因此,请人代扫朴素、简洁、传统为贵,节约、适用、环保为大,这样的代扫才是社会认可的。那种动不动就天价代扫、烟熏火燎代扫、丫鬟美女代扫等,骨子里装的都是“捞钱”,真情祭扫少得可怜,这是民众最为反感的。
“代人扫墓”上路,监管不能“抛锚”,而不少地方规范、监管还是空白。面对网上报道的众多代扫业务,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做好商业化代扫的指导和监管,确保环保祭扫、朴素祭扫、美德祭扫,防止代扫宰人、坑人、伤风败俗;一方面要紧急制定代扫规则,让承担代扫业务者“有章可循”,一方面要开展代扫文明创建。许多城市在这方面都要紧急“补课”,否则就会乱象丛生。
新闻推荐
...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