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7年全国各地九年义务教育停收学杂费普及,为中小学生开办的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就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培训行业也从此开始红火起来。从兴趣培训,到比赛培训、升学培训,五花八门的名目充斥着这个行业。在将孩子的课余生活填地满满当当之余,违法办学带来的不少案例也让我们痛心不已。利津县教育局此举,着实给良莠不齐的培训市场降了降温。
2013年暑期过去了将近一半,培训班的课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催生培训热的因素,除了部分孩子兴趣使然自发报名外,家长的决定往往是决定因素。
上班无法照料孩子是一部分原因,让孩子不能落后于他人是家长考虑的主要动机,而就是这一点,家长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表现出了“不差钱”的踊跃。一名周姓家长交了三千多元给儿子报了名师的中考补习班,但开课多次,培训班以名师太忙为由,主讲人多次被换。家长“病急乱投医”,培训机构正好打着“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口号,让家长掏钱掏得心甘情愿。除了培训机构的课程问题让人怀疑之外,硬件设施问题也时常让人为之捏把汗,三防设施不健全,安全漏洞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孩子的课外教育似乎成了培训机构的一块富有宝矿,他们随时准备找准需求,迎合需求,赚得盆满钵满。
从幼儿园到小升初,从中考到高考、公考,甚至是就业培训,这就像是一条产业链,每一次考试背后都会有无数个培训机构打着各种各样的口号吸引心系孩子的家长。不可否认,确实有真正做教育的培训机构存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保驾护航。孩子的天性使然,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家长应该选择方法鼓励并保护这种爱好发展起来,成为他身心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陪伴。
然而,面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家长们的急切需求,许多非法办学的培训机构,企图在这条产业链中用最少的成本分一杯最大的羹。正如,古语有云,小人喻于利,唯利是图的结果就是培训市场的泥沙俱下。
孩子成为违法办学机构待采富矿的现象,应该给家长敲响警钟。我们应当反思,孩子是不是应该成为被培训机构开采的对象,又或者孩子真正应该被开采的是什么?医院的眼科大夫面对暑期孩子占门诊人数一半的现象时,告诉笔者,课业负担是孩子视力下降的主谋。“暑假好忙”,成为不少孩子暑期的口头禅。据教育学家指出,社会陷入了一种减负怪圈,一方面,学校给学生的负担逐渐减少了;另一方面,家长却让学生参加越来越多的课外辅导。应该减负的暑假,却成了赶场参加辅导班的第三学期。面对此种现象,笔者认为,家长才应该是诱导孩子释放天性,挖掘孩子身上宝矿的主力军。
家长在保护好孩子身上宝矿的同时,政府也应采取措施净化培训行业。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培训机构办学资质的审查;提高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加大执法力度和惩处强度。只有双管齐下,才不会给违法办学机构以可乘之机,还给孩子一个真正快乐的暑假。
(张丽娟)
新闻推荐
“谢谢爱心企业送来的助学金,在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里,我将继续努力,并将爱心传递。”8月23日,记者获悉,共青团利津县委和贵州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共同举办了公益助学活动,一受捐助学生如此说道。在...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