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住得舒不舒心,我自个儿说可没啥用,你得亲自去问问他们才知道。”刁口乡渔民村党支部书记付双宗对记者说,“走,咱们入户去看看,听听他们咋说!”
放在几年前,付双宗可没有说这话的自信,那时的渔民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有效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大部分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村民随手倾倒,严重污染了空气、耕地和水源。“一到夏天,房前屋后都是苍蝇蚊子,嗡嗡乱飞,村里的土路上过个车啥的就尘土飞扬,好多乡亲们住的还是土坯房。你说谁不想改善居住环境呢?但是毕竟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都去外面打工了,妇女和老人天天下地干完活都累得够呛,也就没心思管居住环境好坏了。”付双宗说。
改变刻不容缓。2017年刁口乡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将村(居)全部纳入环卫保洁范围,实行服务外包,由东营新科信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垃圾收集全覆盖和日产日清。全年累计投资100余万元,配备垃圾运输车1辆、清扫车2辆,垃圾收集桶90个,专职保洁员29名。
谈起咱村的变化,遛弯的董大娘笑得合不拢嘴,“活了70多岁,如今享着福喽!”“这屋里头有天然气,比烧炕干净多了。道上没有土路,还安了一排路灯,我们老两口晚上出去散步也不怕摔着了。”
刁口乡乡长毕延峰说道,扎扎实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村民的幸福感提升效果是最显著、最直接的。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时,要把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纳入农村经济建设的规划考量中,不能只搞经济,忘了“绿水青山”。
政府出力,村里直接受益。渔民村的村民们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里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全村自愿筹集秀美乡村建设资金近1万元。大家投工投劳,恢复了风清、树绿、花香的村容村貌。“村口的垃圾山,我们自己出力就拉了5车。现在这里植上了树,铺上了草坪,建起了文化大院,成为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村民薛守达说。
为了让渔民村变美,村党支部带头行动,党员带头干,对全村近1000米旧土路进行了彻底改造。付双宗说:“村里的党员每天带头打扫卫生、清理村道、填埋垃圾,并且每周定期开展卫生大检查,每月采用‘流动红旗\’的方法评选环境优美农户,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参与进来,村容村貌也有了极大改善。”
刁口乡副乡长王国庆告诉记者,“在村民逐渐富起来的同时,他们对于农村美起来的需求也会逐渐提高,建设美丽乡村就能从政府主导的行为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目标一致,美丽乡村建设也就能够事半功倍了。” (崔晓艳)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9日,山东农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签字挂牌仪式在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中学举行,标志着两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仪式上,两校代表签订...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