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游泳队总教练尹海涛向记者介绍了该校“教体结合”的新模式,“育才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建好游泳馆,并于2004年开始开设游泳课教学,至今已有6个年头,学校李校长一直把游泳当作大事来抓。”如今“教体结合”的新路子也越走越宽,成绩逐渐显现。据尹教练介绍,为了增大选才的准确率,他们准备从2010年秋季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在上学期全部开设游泳课,下学期通过一定测试后再挑选有游泳特长的学生成立游泳班,每个年级设一个班,挑选年级骨干教师负责学生的文化课,“平时跟普通学生一样上课,不会耽误过多的学习时间,游泳训练时间仅在学生的体育课和周六周日的课余时间进行。”
记者在学校的游泳课程安排表上看到,以四年级学生为例,他们每周的训练时间为每天13:50到15:20,训练时间仅为1.5个小时,周六上午再加训1.5个小时。训练以外的时间与普通学生无异。对于学生学习成绩会不会受到影响的质疑,尹教练表示影响不大,“占用学习时间很少,事实证明游泳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本年级其他班级相比可谓名列前茅。同时在身体条件、精神面貌、抗压能力等方面还要明显好于普通班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与省内的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能获得这样的成绩,真是很不错。”据尹教练介绍,此次在省运会上获得女子乙组100米自由泳比赛银牌的张琦媛学习成绩也不错,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上游。而以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专业运动员身份与省内的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也真是难能可贵。
育才学校游泳馆的另一位负责人刘列对学校“教体结合”的教育新模式也有很深的体会,他告诉记者,学生选到游泳班之后,会有三条路可以走,前途很光明,“第一条路,选到游泳班后,首先能强身健体。第二条路,学生游泳考学达级,为将来做好铺垫。第三条路,如果专业能力出色,将会被选入省队成为专业运动员,进而入选国家队。这种教育模式开创了义务教育阶段办游泳班的先例,几年来收获很大。”
据悉,本届省运会的游泳比赛共有 10个地市的(包括国家队、省队和地市队在内)290名运动员参加了72个项目的决赛,经过五天激烈而又残酷的角逐,在育才学校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下,赢得团体总分达到132分,创东营市省运会游泳比赛历史之最。九年级一班的张琦媛在女子乙组100米自由泳比赛中更是勇挫强手,为东营市代表团夺得一枚银牌。据游泳队尹教练介绍,在比赛中运动员们表现出的风貌得到了省游泳界专家的一致认可,个别队员甚至已经列入国家队教练员的征召范围。
(记者 陈同磊)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来自安徽的小伙徐先生,在东营某建筑工地打工,今年过中秋因工地没有放假,所以就选择了在8月15日晚上约上几位朋友到附近的一家快餐店里一起聚餐共度中秋,没想到一顿大餐下肚,竟然住进了医院。9月...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