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严爱有加的老师最受学生爱戴
被采访人:燕正斌 市实验小学
今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年奥运会上,之前曾就读于市实验小学的顾玉婷以4:0横扫对手,夺得冠军。9月8日,记者对顾玉婷小学时的班主任燕正斌老师进行了采访。
实验小学燕正斌老师这样定位自己眼中的好老师:“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起码要做到对孩子认真、负责。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严爱有加的老师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最大,在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对学生细致耐心,无微不至,这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今年是燕正斌走上讲台的第22个年头。这22年间,她以无私的爱送走了一级又一级的学生,跟许多学生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其中就有8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年奥运会上荣获女子单打冠军的东营女孩顾玉婷,以至于顾玉婷一回国就给燕正斌老师打来感谢电话,感谢燕正斌老师多年来的帮助。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燕正斌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严爱有加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我知道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能跟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而家长大多都喜欢严厉的能管住孩子的老师。其实我觉得这两种一结合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上不能放松,就需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让孩子有适当的压力;而在学习外就需要老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这样的老师往往能给孩子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据她介绍,在她带过的学生中,有的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仍跟她保持着联系,时常会给她发个短信,或者在教师节寄封信,“严爱有加的老师最终会在孩子中树立起很好的威信,以至于多年以后孩子们回忆起来还觉得获益匪浅。”
(记者 陈同磊)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找到水源
被采访人:王立军 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
王立军于199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高中教导处副主任、高二年级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采访中,王立军老师表示:“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融为一体。”
据了解,王立军老师在教学中,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在课程实施和选课走班教学的新形势下,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发展之路,有力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王老师却说:“一桶水还不够,要有水源。”正是这种对工作孜孜不倦的态度,让他在接连获得校讲课赛、备课赛和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油田中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石油系统高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说课一等奖后,以一堂《棱锥的概念与性质》一举获得首届全国高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
作为年级主任,王立军老师以身作则,精心管理,依法执教。带领的高三毕业年级在2001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高考中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每年都有学生考取清华或北大,本科录取人数逐年递增。
超大工作量使王立军老师带病坚持工作,虽心力交瘁却从未耽误一节课,在高考前夕因休克晕倒在教室。学校在第一时间将王老师送到附近医院急救,后诊断为患有心肌炎,被迫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长达 17天。“没能和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学生照一张毕业合影,成了我和我心爱的学生们心中永远的痛。”王立军老师遗憾地告诉记者。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王老师的劳动体现在学生的频频成才中,先后八次送毕业班,桃李满天下。“虽然我不是最好的,但不妨碍我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最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王老师那种谦逊的胸怀默默地奉献于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一种不平凡的人生追求……(记者 黄海霞)
为教育哪管青丝变白发
被采访人:王德华 东营区教育局局长
出身于教育世家的王德华,如今已在自己喜欢的教育岗位上走过了28个年头。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有的只是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事业的一丝不苟。 9月 8日,记者对东营区教育局局长王德华进行了采访。
说起王德华的经历,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2005年至2010年他担任中学校长时,短短五年内就将新建学校东营区第一中学建设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他亲手打造的“竞合”校园文化声名远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2010年3月份担任东营区教育局局长后,就以雷厉风行、果敢决断的领导艺术和个人魅力赢得了全区教职工的信任和爱戴。高瞻远瞩谋划全区教育发展思路,实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教育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记者了解到,王德华参加工作28年来,曾先后担任一线教师、教务主任、教育组长、教育局基教股长、区直学校校长,现在担任东营区教育局局长,是地地道道的“老”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深深懂得,只有坚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工作才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有人说教育事业是清贫的,他却愿终身固守。有人说教育事业是枯燥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却正是他毕生的追求。对于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他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直到青丝变成白发,我将无怨无悔!”(记者 陈同磊)
教育技巧是爱每个学生
被采访人:盖维秀 东营区第三中学小学部
今年40岁的盖维秀老师,在三尺讲台已耕耘了22个春秋,她说:“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塑造儿童的灵魂,铺就孩子的人生之路,引领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采访中,盖老师说:“让每个孩子享受成功,是我追求的教育目标。一个好老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
据了解,盖老师为了丰厚理论底蕴,参阅了大量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和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从“单元目标教学”到课堂教学“五个转变”,盖老师不断实践,厚积而薄发,逐步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曾经搞过一个以发邮件传递学生心声的实验,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找出学生自身存在的困难,并去帮助他们解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勇敢地去克服困难。”盖老师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看书巩固五步教学法,在充满激情的数学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精心做数学。”
教师节到了,说到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盖老师告诉记者: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无忧无虑的成长,就是送给她最好、最宝贵的礼物!(记者 黄海霞)
教育艺术就是爱的艺术
被采访人:崔玉良 广饶中专
现任数控车床高级工和普通车床技师,广饶中专机电教研组组长的崔玉良,自1992年任教以来,教学成绩显著。
崔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充满爱心,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教育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关爱每一名学生,并努力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据了解,崔老师给予学生的,不仅只是充满爱意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们创造了最具魅力的学习环境。他说:“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些性格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估量的个体,他们身上的潜力是远远超出你想象的。”
提到职业教育,崔老师则表示:发展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崔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对学生的那份孜孜不倦的关爱,正如他所说:让我们为爱忙碌,用爱造句。(记者 黄海霞)
新闻推荐
在安利环保嘉年华的活动现场,有一个特别的“爱心小屋”,小屋里只出售四种商品:碳宝宝玩偶、可以用水粘拼的魔法玉米、太阳能组合拼插玩具、3D环保拼图。这些玩具的义卖款,将全部捐赠给中华环保基金会...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