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过一则新闻,一度让我对90后有偏见:网名为“易小术”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发微博,称刚入职场的90后因不愿意给大家订盒饭,直呼“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不会做的。”一个连这种小事都不愿意做、甚至做不好的人,何以在积累中“步步为营”,打造自己的天地?
然而,19日晚刊“90后创办网络工作室”的报道却让很多人在90后身上重新看到了勇于挑战、富有主见、敢于创新的闪光点,令人叫好。90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与传统的80后不同,90后的“与众不同”,似乎更容易引起大家关于非主流、时尚、自由的讨论;在他们身上,更多地被赋予了新时代潮流烙下的印记;以致他们中有人呐喊,“我们也是渴望被尊重的一代!”那么,孙冰、纪津津、赵卫平便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认可。
阅读这三人的创业经历,并没有投机取巧可言,三人做出了一个关于勇气的选择,再加上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才取得了百分百的成果。相比而言,在近几日高校的招聘会上,有些求职者需父母陪同找工作,还有年轻的求职者一开口就要做“经理助理”,让很多招聘者哭笑不得。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讲,就业难并非完全由经济因素和就业机制等外因造成,个人就业观念和从业习惯同样关键;为别人打工并不是就业的唯一出路。
孙冰等三人为90后的就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这条路与“时代产物”网络有关。2008年曾有一组统计数据,在2.98亿的网民中,“90后”占35.2%,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而截至 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5.38亿,其中90后所占的比例必定有所增长。一直以来,网络都是双刃剑,很多年轻人沉迷于多样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视频,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影响;而有的年轻人则利用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和强大功能,开发游戏、制作视频、创作小说获得商机,最终创业成功。
那么,该如何在便利的网络中寻找机会呢?以3.22亿手机网民的手机应用为例,目前最常见的应用为手机搜索、浏览新闻、手机网络音乐、手机微博、网络文学、社交网站、在线支付等,消费群体如此巨大,是否可以从中找到商机,加以开拓呢?
三个90后小伙子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创新能力,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也成了同龄人中间的佼佼者;他们充分发挥了这一代人的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发光发热,值得每个人思考。(赵尔靖)
新闻推荐
很冷的晚上,霜背着工具箱大声喊:“我要开始工作了!”说完,霜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染色刷和一盒银白色的颜料跑到柳树姐姐面前问:“姐姐,你需要换一个发型吗?”“啊?你还会这个?”“当然。”“你...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