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王志刚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以志在必得的决心、攻坚克难的意志、认真扎实的作风,全力打好创城攻坚战,确保实现创建目标。而要想打好这场攻坚战,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不是喊口号、走过场,应该是让广大群众来展现这座城市的生态活力、文化魅力与文明程度,最终凝结成城市的综合竞争力。(3月28日《黄三角早报》A02—A06)
很多人觉得创城就是拉拉横幅、捡捡垃圾、做做样子,只要应付过去检查组,拿到“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国内评价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和无形资产,更是对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检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既事关发展又事关民生。能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说明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高、市民素质高、发展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对内能深化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幸福感和荣誉感,对外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自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市民文明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东营,政府的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儿好办了,乡村也越来越漂亮了,道路更整洁了,城市面貌一年比一年好了,市民幸福指数也一年比一年高,而这些都是创城工作潜移默化中带给我们的变化和提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东营正处在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要想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干事创业的热潮,也非常需要这块“金字招牌”来激发内力、凝聚外力,形成跨越发展的合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规模和实力的竞争,也是城市文化、市民素质、生态环境等软实力的较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立足当前的当务之策、惠民之举,又是着眼未来推动科学跨越的重要抓手和战略抉择,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抓好。
一个城市的美丽,不在于高楼大厦,而是在于文化的传承、文明的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传承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对广大群众而言,创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对民生指标、社会和谐及群众评价指标的满足,创城的过程需更加注重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的评价。从而凸显创城为民、和谐共享的创建方向。按照这个要求,就可以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完善的法制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创城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新闻推荐
问:农高区的保障房只针对广北农场总厂以及下属分厂吗?其他该地区的非农场国营企业职工可以申请购买吗?答:凡是根据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或企业注册地在东营农业高新区,具...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