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解振华一行考察华宇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林业三剩物-工艺品”产业链。
本报记者 郭海洋 摄
11月19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副省长杨振超,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带领参加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的部分人员,深入阜阳市部分乡村、企业,现场观摩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市委书记于勇、市长李平、副市长刘树生、市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李新才、市政府秘书长王显义等陪同。
位于颍州区马寨乡的安徽康桥农业开发公司,围绕阜阳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与科技单位合作,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秸秆饲化产品和养殖业,建成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低碳能源基地。在康桥公司,展示台上摆放着利用秸秆生产的高能饲草、生物质燃料等产品,解振华一行对此很感兴趣。“技术复杂吗?”“效益怎么样?”大家边看边问,并走进车间查看生产流程,详细了解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产工艺、规模和市场销售情况,对企业利用秸秆大力发展高科技秸秆饲化产品给予肯定。
“秸秆怎么收购上来?”了解到康桥公司需要大量农作物秸秆时,解振华关心地问。“我们在周边乡镇设置了收购点,然后集中到这里。”“现在设置多少收购点?”“现在有19个,今年已收购了20万吨秸秆。”解振华叮嘱企业负责同志,秸秆综合利用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希望公司利用技术优势,深入挖掘阜阳本地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潜力。
随后,解振华一行来到阜南县沪千人造板公司、华宇工艺品公司,深入车间、展示厅,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的做法给予肯定。在沪千公司,了解到企业利用废弃的杨树枝桠材,生产出优质的中高密度板材,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时,大家对企业的发展模式给予高度称赞。季昆森说,沪千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体现了“节能节电、高端高效”。杨振超鼓励企业负责同志,要将板材向印刷电路板制造方向发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最后,解振华一行还来到阜南县苗集镇晚秋黄梨种植基地,查看了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当地的黄梨专业合作社负责同志介绍说,基地利用玉米芯做培养基在林下种植蘑菇,又用沼渣做成的肥料种植黄梨、用沼液防治病虫害,循环经济效益明显。解振华指出,这种循环利用资源的特色种植模式,既操作简单,又科学高效,还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十分符合当前农村立体种植养殖的实际,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看了阜阳的几个项目,这些项目实现了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产业体系,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值得各地借鉴学习。”在现场会上,解振华对阜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程榭/文 郭海洋/摄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