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杞柳编出幸福生活

来源:阜阳日报 2014-11-20 21:0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录整理:本报记者尚原野

   书画欣赏:编筐。

讲述者:李长杰57岁

改革开放以前,阜南县黄岗镇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乡镇,当地人用杞柳编织的笆斗、簸箕只能换来打油买盐的零花钱。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这里的柳编产品不仅走出了阜阳,还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今年57岁的李长杰,就是一位常年从事柳编加工的当地村民,他用手中柔韧的杞柳编出了新房、编来了新娘,还编出了农村生活的富足和希望。

缺衣少粮受艰难

我们这里低洼地多,种庄稼十年九淹,养鱼又没有足够的水面,所以家家户户都种条子,也就是书上说的杞柳。由于粮食少,祖祖辈辈都靠编筐打篓维持生活,这门手艺就自然成了谋生的手段。

家里有六亩湖地,种的全都是条子,十月里下地砍条子,拉回来以后根据粗细打成捆。前些年没有薄膜,这些捆好的条子都要竖在水沟里,等第二年春天捋皮。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编笆斗、扎簸箕,然后再拿到集镇上卖给那些走街串巷的贩子。

改革开放以前,这类柳编产品没有多大的市场,笆斗、簸箕都是普通的生产生活用具,十年八年用不坏,编多了卖不出去,总会有一部分产品积压在家里。挣不到钱,生活条件就很难得到改善,整个村子的人住的都是土坯房,吃的都是玉米面。

那个时候不能外出打工,除了编筐打篓以外,我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都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而且,我们这个地方还经常发大水,庄稼受淹、房倒屋塌,就靠吃救济粮、穿救济衣维持生活。从来没有想过,小小的柳编后来能让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而且比出门打工挣得还多。

编出了新房 编来了新娘

   改革开放以后,集上的几个柳编经纪人拿着几套柳编样品去参加广交会,第一年就接到了一些出口加工的订单。回来以后,这些柳编经纪人就按照订单要求,请我们这些农户代为加工,村里人就是从那时候富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条子只卖到几分钱一斤,打一套筐的成本只需要一两块钱,而经纪人的收购价能达到五六块钱。一个成年人早起晚睡一天差不多能编一套筐,大人小孩五六口人,有的磕条子、打筐底,有的编筐圈、装把子,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块钱。一批货还没做完,下一批货的订单就下来了。有时候,外商要新式样的筐,经纪人就从山东请师傅来现场指导,工艺越复杂,加工费就越高。我们自己家种的条子不够用,还要到市场上去买条子,一年到头没有闲的时候,手上的裂口都缠着医用胶布。

大约过了五六年时间,我靠加工柳编挣来的钱,在原来土坯房的宅基上盖了三间大瓦房和两间厢房。直到2005年,三个孩子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又在靠近省道的一块宅基地上盖了六间平顶房,圈了一个半亩地的大院子。第二年,大儿子办了喜事,从焦陂镇娶来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媳妇。

知足常乐

   在柳编热销的同时,外出打工也成了一部分农村人增收致富的手段。三个孩子在初中毕业以后先后到厦门、广州等地打工,只有我和老伴继续留在家里从事柳编加工。现在订单多,编货的人少,有些经纪人为了组织货源,时常要预先支付百分之八十的定金,等着我们抓紧时间把货编出来。

这段时间,我和老伴一直在给一家柳编厂装筐把子,一套筐工钱两块,一天能装五六十套。要是晚上再加三个小时的夜班,一天就能挣二百多块钱,而且还是在自己家里干活,不耽误带孙子。干完这批活,我们就打算到柳编厂里去修筐,现在柳编加工都是流水作业,修补、清洗、染色、晾晒、包装,活不重,一天能挣六七十块钱。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门打工了,留下我们这些中老年人在家里种地、编筐,一年下来能攒两三万块钱,跟前些年靠吃救济粮比起来,我真的是知足了。

新闻推荐

月日阜南县鹿城镇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护士操作技

11月28日,阜南县鹿城镇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护士操作技能大赛,考核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士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图为比赛现场。&nbs...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杞柳编出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