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晓林
上午闲暇时段,阜阳市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坐在一楼大厅内,悠然自得地看着电视、聊着天。在他们中间来回忙碌的,有几个穿着粉色大褂的护理人员,其中,一位名叫郑志立的姑娘,说话间带着灿烂的笑容,轻快的步伐不停地上下奔忙。
护理老人 慢慢摸索
郑志立今年23岁,蒙城人。2013年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高护专业毕业后,她来到市老年公寓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她在照护老人的工作中,已经游刃有余,非常娴熟。不过,刚刚就职时,郑志立远没有现在这般自信。
在学校时,郑志立在医院做过实习护士。“那时候,没有说不敢去护理;但是刚来老年公寓时,面对需要照护的老人,还是有些紧张。”说着话,郑志立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人,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为他们擦洗、换药。”
起初,郑志立跟着老师孙红学习,时常在一旁观看如何去做。“老师有时候特别忙,她一走就要我们自己做。”一来二去,郑志立逐渐熟悉了每个步骤和注意事项。“老年公寓里90%是失能老人,长时间卧床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大部分老人身体都会出现褥疮。”郑志立向记者介绍如何为老人治愈褥疮,从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再到给纱布涂抹上百多邦,到最后包扎完成……每一步郑志立都记得清清楚楚。
工作细致 更需耐心
看着郑志立说得十分轻松,但做起来往往需要反复地练习和坚持不懈的耐心。每天7点左右开始晨间护理,每个护理人员负责照顾十几位老人,主要为他们擦洗身体。“有些老年人比较胖,身体皮肤松弛后,有些部位由于脂肪堆积,出现红色压痕。”郑志立说,一般十几分钟擦洗好一位老人,然后再用爽身粉擦拭身体,使被挤压的部位保持干爽,不易造成红肿。
照护老人时需要轻慢,这对郑志立来说,一开始很难适应。“刚做的时候也没有耐心,毕竟年轻人嘛,都想把事情赶紧做完。”郑志立介绍说,经常,有些老人会不由自主地排便,满身污物都需要护理人员清理。“以前,在家看到我爷爷这样时,很是不解;来到这儿后,才知道他们这些行为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此外,给老人喂食也是一件极需耐心的事。老年公寓里,许多老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逐渐衰退,食物需要碾碎后,老人才能够食用。郑志立说:“有些老人嘴都张不开,我们要借助其他工具,慢慢将食物送进他们口中。”
与老人相伴 付出爱心为孝老
在记者与郑志立交谈的过程中,她始终带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无论问到工作中有什么难处,她都觉得是可以化解的事情。“本来,照护老人就是自己的工作,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慢慢解决。”郑志立说,起初,最大的阻力是亲朋好友对这份工作的不理解。“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会问他们,当你父母老了或者你自己老了的时候,谁来给你提供专业的照护?”
郑志立很荣幸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职业。在她眼里,不管这些老人是否曾经身居高位、是否有过不凡经历,“现在的他们,都非常平静,像孩子一样容易满足和开心。”郑志立学着老人们的话语,描述着那份纯真的幸福感。
“来到这里工作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想多回家看看父母,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问好。”郑志立感叹道,“从事了这份工作,才能懂得更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正确理解老年公寓,为家中的老人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也是尽孝的一种表现。”
新闻推荐
从六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提升行政效率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