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近年来,阜阳市探索创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平台”,即颍淮大讲堂、颍淮群众大舞台和新媒体平台,采取“理论艺术化宣讲”、“微系列”活动、“道德故事汇巡演”三种形式,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阜阳体系”,有力推动了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提高了全市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颍淮大讲堂”特色鲜明,已开设1个主讲堂、近200个分讲堂和基层讲堂,成立以来共举办讲座2000多场,直接受众突破40万人次;“颍淮群众大舞台”深受群众喜爱,舞台演出节目均来自基层原创,凡在阜阳学习、工作的文艺达人均可报名,演出场地设在路旁街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目前已赴各地为群众演出40余场;新媒体平台更加关注民声民情,目前阜阳市政务发布已实现微博、微信“双微服务”功能全面融合,成为开展网络问政、营造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的重要平台,官方微博和微博群受到省委书记张宝顺的批示肯定。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阜阳市结合自身特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了千家万户,扎根在群众心田。开展“理论艺术化宣讲”,甄选出十多种具有地方特色、能与理论宣讲有效“对接”的民间艺术形式,率先在全省组建由100多名不同职业人员组成的“中国梦艺术化宣讲团”,目前已走进基层巡回宣讲近千场,直接受众超过20万人次;开展“微系列”活动,市、县组织人员走进乡村、企业、医院开展“微宣讲”,“阜阳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利用文字、图片进行“微宣传”,征集“微电影”在网上公映等;开展“道德故事汇巡演”,5月30日起,组织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教育人、感染人。
通过开展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阜阳特色文化,让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展示出浑厚浓郁的阜阳特质,深入人心,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关爱先进典型 强化风尚引领
8月9日上午,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5岁的阜阳少年张凯祥因车祸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的父母张子辉、王继芳在医院看到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资料,主动提出捐献儿子的器官。随后,他留下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只眼角膜点燃了5名病患的人生希望。
这一义举感动了苏州城,也通过媒体和网络的迅速传播,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两天,回到颍东老家的张子辉夫妇也被爱心所包围,阜阳市及颍东区、正午镇党委政府和本地爱心企业家、市民等,纷纷向张子辉夫妇伸出援手。颍东区组织了医疗专家,免费为张子辉夫妇体检、治病;为帮助张子辉夫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当地政府给出政策,通过包销等形式支持他们发展特色种植。
“很长时间以来,阜阳人在外地舍身救人、无私奉献的事迹层出不穷,时常见诸报端,阜阳人的善行义举在关键时刻总能得到彰显。”市文明办主任柳廷峰分析说,这一现象,根源于阜阳这片厚重的文化和道德沃土,根源于正能量长期潜移默化的滋养和典型的示范引领。
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成为无数阜阳人的自觉行动。
平民英雄,引领道德风尚;凡人义举,凝聚阜阳力量。近年来,阜阳市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居全省地级市前列,5人入选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当选人数占全省一半、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的首届“阜阳最美人物”系列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这是阜阳人向道德模范致敬的又一次集体宣言。此次活动将评选表彰十大行业和群体的“最美人物”,分别为最美警察、最美消防员、最美企业家、最美营业员、最美环卫工人、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志愿者,以及最美家庭。在阜阳境内外生活拥有阜阳市户籍的居民,或在阜阳生活三年以上的务工、经商人员均可参评。
正是有着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拼搏、默默奉献,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大爱,才使得颍淮大地处处迸发勃勃生机。正如市委领导所说,近年来,阜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增幅跃居全省前列,这些成绩属于在全市各个岗位上拼搏奉献的无名英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城市更加充满活力与希望。新的历史时期,阜阳将一如既往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火炬”,引领千万阜阳人民一路前行,用实际行动建设更加文明和谐富裕的美好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朱艳明)8月29日,市委宣传部举行全市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来自市直、各县(市)新闻媒体的9名新闻工作者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 本次比...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