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中国股市,注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5日,沪深股市以逾1.07万亿元的惊人总量,再度改写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
在资金面减压的背景下,蓝筹股“暴动”引领A股频频创出新高和天量。是什么力量在推升股市?走出长期低迷的阴霾,A股是否已经完成了牛熊切换?
12月5日,股民在阜阳市一家证券营业厅关注股市行情。 新华社发
非对称降息“点燃”A股
经历了长达数月的缓步上行之后,A股自11月下旬突然发力。沪深股指一路快跑,至12月5日分别收报2937.65点和10067.28点,短短两个交易周里累计涨幅分别高达18.13%和20.82%。
站在高点回眸,降息通道开启成为这一轮行情的“导火索”。
11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从22日起实施非对称降息,时间节点和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均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此后,央行又先后通过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暂停正回购操作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基础利率下行并释放流动性。
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有别于今年以来多次实施的定向宽松和政策微刺激,此次降息被市场解读为政府开始发力刺激经济增长。在对经济增长前景预期转向乐观的背景下,周期类股票快速反弹,尤其是直接受益的券商等权重板块集体走强,带动股指频创新高。与此同时,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导致市场成交持续放大,并屡屡创出天量。
多领域改革提供内生动力
新高和天量并非一蹴而就。从今年5月开始的罕见“月线七连阳”,为其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业界看来,2014年以来多领域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为A股持续上行提供了内生动力,也改善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与此同时,沪港通开启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新纪元,在拉动沪市低估值蓝筹股、抬升A股估值中枢的同时,也令投资者看好未来跨境双向投资进一步开放带来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向来被视为股市最重要驱动因素的基本面,并未能为这波行情提供支撑。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在前一季度基础上继续回落。对此,嘉合基金副总经理李宇龙表示,在化解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深化改革正逐步提高其增长的可持续性。“伴随经济‘新常态\’概念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投资者新的一致预期,经济趋势增长率下移对股市的负面边际影响正在衰减。”李宇龙说。
是否完成牛熊切换存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资金偏爱小盘股不同,本轮行情的热点在大盘蓝筹股之间频繁切换。除了直接受益市场活跃的券商板块持续走强外,银行、保险、能源、有色金属、建筑工程、煤炭等多个权重板块都曾出现在领涨位置。12月4日,“石化双雄”更罕见地双双涨停,带领沪深股指暴涨约4%。
蓝筹股“暴动”,也让不少机构作出了牛熊切换的判断。星石投资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杨玲表示,一轮以低估值蓝筹股为主线的大行情正全面展开。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则高调预测中国股市将出现“超牛”行情。
不过,来自嘉合基金的观点认为,在宏观经济仍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很难出现持续性的超级系统性机会。“一方面,企业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净资产回报率有下降的风险。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将由投资和出口主导转变为服务和需求主导,对传统产业冲击较大。”嘉合基金副总经理李宇龙说。
事实上,所谓牛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牛熊之间也缺乏鲜明的边界。偏低的估值需要修复,但过度的透支也终要回归。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1月2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二季开播,拥有超强脑力的才俊们再度惊世骇俗,新一波科学热潮正在流行起来。在为脑力精英惊叹之余,你是否想现场感受“脑...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