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社会服务工作者,许多人并不熟悉,这是一份带有公益性质的职业,社工们肩负着扶弱济困的专业使命,在城乡社区中发挥专业作用,他们以各种方式弘扬社工文化,扩大社工影响,提高对社工的关注和支持。那么在实际生活中专业社工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日前,记者走访了阜阳市部分社工机构,对社工的工作以及方式进行了解。 本报记者 王雪洁 服务有个性化需求的特殊人群 在阜阳市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的工作内容很繁琐,在社工的周工作计划表上,记者看到“回访个案服务对象李奶奶”是社工李雪敏近期要做的一件事情。
“这是我们的个案,从发现到结案历经3年时间,尽管现在已经结案,我们还是会定期回访,发现问题后及时介入。”李雪敏告诉记者,所谓个案,就是社工以个别化的方式为个别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王爷爷、李奶奶夫妇是李雪敏长期服务的一个案例,从2014年开始接触,李雪敏一直与二老保持良好的关系。“李奶奶和王爷爷的身体都不好,他们的4个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小孙女在阜阳上学。”李雪敏告诉记者,在最初与老人对接时,她的主要任务是与二老建立信任关系,让老人信任社工,才能更好地服务。
结识不久,王爷爷身体不适,社工及时为其联系医院,同时,李奶奶的心理压力也成为社工关注的重点。李雪敏说,为了缓解老人的精神压力,他们定期访视,一方面为老人提供陪伴、护理服务,一方面积极疏导其负面情绪,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两位老人对子女比较疏远,即使子女要求他们一同居住,他们也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李雪敏告诉记者,这也是大多数老人的心理症结。随后的陪伴照料中,社工鼓励老人多向子女倾诉,也积极引导老人的子女及时分担老人的压力,起到很好的效果。
2017年5月,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安康通”惠及到这两位老人,给予老人必要的照顾,社工李雪敏才逐步退出二老的照顾工作。“个案工作并非一直服务下去,而是根据当事人的需求不断变化,如今有更好的资源照料两位老人,社工就可以结束服务。”李雪敏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之一,主要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人,社工需要做的就是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为其链接相关资源,帮助案主尽快恢复。 对特殊群体以小组提供服务
李雪敏所做的个案工作聚焦个人,而阜阳市人和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的阳光天使运动康复教育支持小组则以群体为服务对象。日前,记者来到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一群孤残儿童正在做“听声拍手”的小游戏,仅仅是听到声音拍拍手,特教老师就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一旁身穿蓝色马甲的社工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凯培通讯员彭海涛)4月17日,市委组织部2018年第四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朝晖出席会议。会议分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两个阶段进行。在个人自学阶段,学习了全市扶贫...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