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靠待遇留人,员工才能安心工作。图为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服装。
“当老板,不能把盈利看得太重。”记者近日在颍上经济开发区采访时,安徽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钟根元说,“也不要把提高待遇只挂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员工的工资福利上。”
记者发现,相较于周边很多企业,莎沃斯服饰的管理模式有些特别:企业负责人在门岗室办公,5名行政人员管理着500多名员工,用工、融资方面的矛盾主要在企业内部化解。
务实办企业
走进颍上经开区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看不到装修豪华的办公楼,也没有绿树环绕的景观道路,只能看见几百平方米的车棚里停满了电动车,北侧的厂房里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在工厂门岗室西侧一间不太宽敞的办公室里,企业负责人钟根元向记者介绍起近年来的经营情况。“企业的收入首先要保障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利税及时上缴,在哪里办公其实都一样。”钱根元告诉记者,眼下,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不少企业无法坚持正常生产和定期纳税。除了订单不足、销路不畅等客观因素外,企业内部在经营管理方面往往也存在一些问题。莎沃斯服饰在江苏江阴和颍上经开区都有公司,其中,江阴的公司负责营销,颍上的公司负责生产,分工非常明确。目前,企业正在为森马和海澜之家两个品牌做代工生产,2014年共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上缴利税270多万元。
钱根元介绍说,改革开放初期,华东六省一市的发展水平相差不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带很快发展起来,其中,制造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江阴作为无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财税收入相当于安徽的两个地级市,说到底,还是制造业比较发达。
待遇能留人
在企业管理人员刘丽丽的指引下,记者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这是一栋三层高的标准化厂房,一楼包装车间,二楼三楼是缝纫车间,现有的十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作业,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企业工人的年龄大部分在20至4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工人占大多数。”钱根元告诉记者,无论是江浙一带的服装厂,还是颍上经开区的其他服装厂,熟练工的流动都非常频繁。用工、融资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政府只能够帮助招聘,真正留人还要靠企业自身。要把这些技术工人留下来,口头承诺再好也没用,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才是关键。钱根元随手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两本厚厚的工资花名册,从4月份和5月份的累计工资和平均日薪看,绝大部分员工的月工资收入在2500至3500元之间,其中,没有请假记录的员工还能在月工资的基础上拿到10%的全勤奖。
今年35岁的吴德军是颍东区杨楼孜镇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宁波一家服装加工企业做车间管理,去年9月进入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担任生产车间组长。“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工资,老家的消费水平低,抵得上在宁波一个月挣6000块钱。”吴德军说,没有成家的小年轻流动性比较大,像他这样的工人是相对稳定的。现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个月工资才拿两三千块钱,他一个月挣三千多块钱,心里觉得比较平衡。
发展看未来
对于很多服装加工企业来说,用工和融资两大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性因素。然而,在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这些问题都不能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现在的服装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大分工、大合作的阶段,只要质量合格、按时交货,就能源源不断接到订单。”钱根元表示,颍上有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他们现在基本上都在江浙一带就业。不过,从近年的发展趋势看,这一群体基本上倾向于在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颍上县城置业,家庭稳定下来以后,肯定需要在经开区就业。只要有十分之一的熟练工愿意在当地就业,经开区的工厂全部都能开足马力生产。服装加工利润空间低于品牌营销,颍上的劳动力成本较江浙一带低,交通物流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做外贸还是内销,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江浙一带的发展经验表明,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禁不起市场的风浪,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大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从长远看,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说,用工和融资都不是问题。
据了解,莎沃斯目前正在谋划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投产后,年上缴利税将达到700万元。钱根元表示,现在只有不断提高产能,才能把单件服装的加工成本慢慢降下来。以服装印花为例,一台价值上百万元的印花设备,江阴的工厂一天至少能印10万件,颍上可能最多只能印1万件。当前,企业还只能依靠自身的资金优势弥补产能的不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徐东升 李伟)9月16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颍上县服务中心和该县首批44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正式启动运营。该批服务站主要经营销售红薯粉丝、大米、黄晶梨、笨鸭蛋等当地特色农...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