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兰州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载体,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课外活动阵地不断增加,农村及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关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呈现出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新的一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做哪些重点工作?达到什么效果?孩子们将要参加哪些主题活动?这些内容,在《2016年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中均有所体现。
今年是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二年,也是各项创建工作任务推进落实的关键之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快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健全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切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着力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在开拓进取上下功夫,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道德支撑。总的来说,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据此,记者将为您细细解读。
重点工作之一:大力深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点》指出,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入心入脑上持续用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在行动上”的“三进一落实”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优秀影视作品展演等活动,生动形象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让学生牢记在心。
同时,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上持续用力。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开展“金种子”美德少年榜、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小模范”、“我读、我写、我画、我讲、我行价值观”等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重点工作之二: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育未成年人的品德,而且能够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识。
《要点》指出,关于此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兰州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十项活动:一是3月至6月,组织开展“怀感恩行孝道”主题征文活动,将征文佳作在《兰州晨报》和每日甘肃网上进行刊登宣传;二是4月1日至4月7日,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三是4月至6月,组织开展“畅想2020未来更美好”少年儿童作文大赛、少先队手抄报大赛和青少年摄影作品大赛;四是4月至9月,组织开展优秀童谣征集评选传唱活动,并在城关区举办一场全市中小学生优秀童谣传唱展示活动;五是4月至6月,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第四届兰州市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兰州市第四届美德少年10名,择优推荐参评全省第二届陇原美德少年;六是4月至12月,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七里河区举办一场全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七是5月至8月,举办“红领巾之歌”全国少年儿童优秀合唱歌曲征集展播走进兰州活动;八是7月至10月,组织开展学习长征组诗、学唱长征组歌、“认识长征路上红色少年”、“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等活动;九是9月中旬,举办全市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成果展暨骨干人员培训班;十是9月29日至10月8日,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同时,组织开展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
重点工作之三:全面加强未成年人课外教育阵地建设
有了阵地,才能拓宽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美德教育渠道。针对今年的课外教育阵地建设,《要点》要求,一是建好管好用好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目前兰州市已建成135所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已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下一步要按照“已有的继续完善,欠缺的突出加强,重点的优先扶持,特色的着力打造”的思路,分类指导,强化督查,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使之充分发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今年计划在全市新建10所社区学校少年宫,重点扶持3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点,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
二是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进一步发挥市级和县区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指导培训力度,市、县区级心理辅导站全年组织开展培训班各不少于4次。积极运用网络、电话、授课、面询等多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市级站每季度开展活动不少于3次,县区站不少于2次。
三是推进校外公益性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少儿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实行免费开放,健全基本服务项目,提升利用率和服务水平。街道社区进一步开辟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增加设施开展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重点工作之四: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作用
“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作用早已被过去的实践证明。《要点》指出,一是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积极开展以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优美环境、活动阵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良好校风校训,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是深化家庭家风教育。以文明家庭创建为总的抓手,积极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社区”、和谐家庭大讲堂、家训诵读、家教故事征集等活动,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全市各学校的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l次家教知识培训、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社区(村)家长学校至少开展2次家教知识培训、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是深入推进社会教育。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及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五老宣讲”,弘扬“五老精神”,组织开展“小小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健全完善社区与学校、家庭的联系沟通机制,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重点工作之五:强力推进社会文化环境整治优化工程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为其营造适合孩子们成长的良好环境。对此,《要点》强调,一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文化环境整治工作。综治、工商、公安、文旅等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网络、手机、荧屏、声频、网吧、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黄、赌、毒、暴”等违法行为和校园周边“三无食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发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积极支持优秀少儿歌曲、动漫、网络游戏、出版物的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深受未成年人欢迎的精品力作。
二是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宣传工作。市属媒体要加大未成年人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兰州日报每月刊登面向未成年人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2个整版,兰州晚报不少于3个整版。兰州广电总台广播各频率每天播出不少于5次,黄金时段至少2次,电视频道每天播出不少于3次,黄金时段至少1次。公交车、出租车、公园、广场、小区宣传栏等社会媒介也要在显著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
三是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成长。民政部门要定期开展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摸底工作,为他们提供学习互助、亲情互动等服务。教育部门要保障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组织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残联、民政、妇联等部门要构建有效的帮教网络,加强对残疾、流浪、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的救助、心理辅导和关爱,引导健康成长。
重点工作之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制机制
《要点》指出,要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教育、文化、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同时,要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机制。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要求,兰州市将半年开展一次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注重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和运用,推动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加强督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加强改进工作。
新闻推荐
西固区中医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系列报道之四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服务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更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固区中医医院从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出发,强化管理,实现了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的大步前进,使病人的满...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