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公立医院的医师到有需求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相关报道见《兰州日报》10月23日一版)
医师的多点执业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医生“走穴”。医生“走穴”在此前较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是什么新闻,很多有公家身份的医师都在“走穴”,亦或是自己单干,但这种行为一直都是在遮遮掩掩中进行。而新《方案》施行后,医生“走穴”将被合法化,可名正言顺地从“地下”走向“地上”了。
医师多点执业合法化会出现两大收益群体,一是医师,二是患者。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多点执业将带来医生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原本体制内身份的医生多了一条创收渠道。他们的收入不再完全依赖现有工作单位的工资和奖金,可正大光明地通过自己的医术,从多点执业中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不必依赖为患者开“大处方”、推销高价药、强留病人住院等来增加额外收入。而从患者角度看,则不必大病小病都跑去大医院看,完全可以到口碑良好的医生执业点去医治,省去了排队叫号之苦,相对宽松的诊疗时间也能得到医生更加审慎的诊断,并节省了精力、经费。
此外,从深层次看,医师合法的多点执业最受益的还是公立医疗体系之外的医疗单位。医师多点执业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民营医疗单位的人力资源匮乏问题,尤其是解决高层次医疗人才匮乏问题。很多民营医院从硬件上讲并不输于公立医院,服务水平也许还更加亲民,但是好医生缺乏是他们的致命软肋,为此一些民营医院也没少搞“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引起了很多医疗纠纷事件。现在允许体制内的医生来到这些民营医院职业,将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医师合法多点执业,必将推动现行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合理的得到配置,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患者受益。用医师合法多点执业来缓解当前“看病难”的现象,并且以公立、民营多种形式的医疗单位来开展行业竞争,降低病患医疗成本,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这大概才是医师合法多点执业的根本目的。
当然,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目前看还是一个有争议的政策,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细则。首先,体制内的医师对公立医院来讲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果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会不会出现影响本单位工作的情况呢?会不会出现医生转移病患的情况出现呢?这恐怕是许多公立医院所不愿看到的事情。其次,医师在聘用医院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谁来担责难以划定。如何保障在外执业的医生合理合法的权益,也是一个需要厘清的方面。此外,医生的精力毕竟也是有限的,医生多点执业很好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或者医生把更多精力放在“走穴”上,从而影响对病患的诊治,这也有一个需要把握的度。
因此,“医师多点执业”放开后,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在明确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权责,摸准边界,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须做到规则明确。同时,主动搭建公共平台,加强监管力度,而不是任由医师个人随意“走穴”,从而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总之,确保对“医师多点执业”的松绑,要能够既放得开,又管得住,还管到位,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从这个角度看,放开“医师多点执业”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细化。
新闻推荐
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甘肃省殡葬管理办法》、《兰州市殡葬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决定对未经法定部门、法定程序批准的西固区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猫儿嘴乱埋乱葬区予以封闭。现将有关事项...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