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力量》
(英)西蒙·沙马
陈玮 黄新萍 王炯奕 郑柯 译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瞥见死神》
(美)克拉克著
张雷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
笔记《清明上河图》
赵广超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英)罗斯·金 著
黄中宪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冠中画作诞生记》
吴冠中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现代艺术150年》
(英)威尔·贡培兹 著 王烁 王同乐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
(英)贡布里希 著
范景中 杨成凯 译
广西美术出版社
《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朱光潜谈美》
朱光潜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们常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若真的想获得这一份门槛最低的高贵,有一类书是一定要阅读的,那就是关于艺术门类的书。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一直贯穿着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和解读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阅读艺术类书籍,既是回顾人类一路走来对艺术、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更能够提升我们自己对艺术与美的认知,而人的高贵也正在于此。
重现“王者归来”
晨推荐:全书聚焦于八件非凡的杰作。将带领观众回到八件伟大的艺术品诞生的重要历史时刻,重现伦勃朗、凡高、毕加索等八位著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
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书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鲜为人知、扣人心弦的故事。回到危险又以救世主自居的罗马、富裕如暴发户般的阿姆斯特丹、偏执狂般而又富有革命性的巴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在富足和正义的表象下令人窒息的英格兰、普罗旺斯的精神病院和妓院、西班牙内战时的大屠杀,以及20世纪50年代同时陷入冷战的神经过敏与曼哈顿浮华的纽约。在每一个地方,伟大的艺术家都会被逼入困境,而面对危机时,他们又一次获得了挫败他们的对手、敌人和反对者的机会……
本书促使我们踏上一段大开眼界又激动人心的复归之旅,从卡拉瓦乔的《大卫与歌利亚》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每一位都以极为自我的方式,在面对危机时怀着坚定的反抗、战斗的激情和对抗一切嘲讽与短视的信念。他们创造的杰作,挑战了习俗,打破了人们的自满,转变了认知,并改变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一幅画里到底有什么
晨推荐:《瞥见死神:艺术写作的一次试验》为一本艺术欣赏日记,记述了作者自2000年1月起在洛杉矶盖蒂中心访问研究的心得和体会,数十篇日记均就具体的绘画细节和观看感受对诸多古典绘画名作进行详细分析和记录。
其中以古典主义大师普桑的作品为最多,也包括莫奈的作品和安东尼奥·波拉尤奥罗的《教皇西斯都四世墓碑》等青铜浮雕作品。作者不厌其烦地将作品放大再放大,对不同取景框中的作品进行了细节解读,甚至多次解读,其写作形式极具实验性色彩。克拉克的思考,时而直述自己所视,时而又对我们当下图像世界的更为广阔的政治格局进行发言,从而通过实实在在的、盘根错节的缜密途径,拓宽了我们观赏艺术的经验。
图文版《清明上河图》
晨推荐:也许没有一幅作品比《清明上河图》更能直观详尽地展示北宋都城汴梁风光了,除去绘画作品独特的“写实又写意”的生动性,它的创作比摄影富有更深的人文内涵。
《笔记<清明上河图>》是一本深入细致地介绍与分析《清明上河图》的图文书,书中所列举的、图中所绘的详细的种类与数目,让人不得不信作者对《清明上河图》有着常人难及的熟悉与情感。它如同一本资料齐备、制作精良的文化导游册,引领我们一起穿街过巷,走进画家身处的年月与世界。
图说以北宋时期整个汴梁的地图开篇,从地偏人稀的阡陌城郊到逐渐热闹的汴河沿岸,再到人潮拥挤的虹桥,最后延展到繁华的市井商区,仿佛真的置身于汴河一带。其间还穿插了关于艺术、历史、经济、建筑、文学的具体独到的解说,如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差异及其带给画面的不同、画面弧线构图的结构及其宽阔感、云集的脚店与分店蕴含的无限商机、往来船舶的贸易运输、关于城墙年代与考证的探讨、宋代各种家具的集合介绍、大户人家的日常景状以及生活习性等等。
作者对画中无论是密可穿针或是疏可走马的描绘,都给予十分的关注,其文字如天马行空、旁征博引,丰盈了《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历史轮廓,其图文并茂的结合,勾勒出北宋时期综合立体的时代面貌。
带你穿越到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
晨推荐:文艺复兴艺术殿堂,西斯廷礼拜堂穹顶壁画的故事。米开朗琪罗在四年之内克服了所有障碍,创造出五百年来众人赞叹的西斯廷礼拜堂穹顶壁画,自从与“恐怖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名字永远连在一起;对手拉斐尔都愿向米开朗琪罗致敬,把他绘入自己的画作《雅典学园》;世世代代的艺术家,将西斯廷穹顶壁画视为“可供翻阅的画册”,不时从前辈那里汲取灵感。
罗斯·金详细而生动地记述了米开朗琪罗为尤利乌斯教皇绘饰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拱顶壁画的故事,读者不仅可以一览这一千古杰作的诞生全过程,以及米开朗琪罗的绘饰技法和本人的性格特征,而且还能读到当时意大利及其他欧洲国家相互斗争、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相互较量的大时代背景,拉斐尔、布拉曼特、达·芬奇等人物也纷纷出场,为读者呈现出了一段内容丰满、人物众多、影响深远的历史。
这本让人惊讶的书带读者穿越到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金既讲述了壁画之复杂精细,又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精彩迷人、严谨翔实、细节丰富。
画者说
晨推荐: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吴先生写生创作时的情景与心境,同时也记录下了他对创作、艺术发展路径的探讨,对东西方文化、科学与艺术的思考,甘苦与心得。采用以一图一文为主,附以两图一文,甚至三图一文的形式,为读者逼真细致,全面立体地还原吴先生创作时的情境。从吴先生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具体的创作方法,感受到了细腻丰富的情绪宣泄。用吴先生的话说,中国传统谈经营位置,西方重视构成,其实都是推敲平面的分割问题。欲控制画面上下左右的所有领域,其间必然要运用纵横之术,无论以何种形象状貌出现,都不能疏忽纵横的构成,其间的相辅相成。这种纵横手法用多了,就逐步想扬弃物象,抽出纵横的魅力,这抽象画面的启示者正是我所拥抱过的大量现实。
本书的出版,展现吴冠中先生的整个创作历程和对艺术、人生的感悟,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热爱艺术,且决心从艺的读者朋友的一盏指路明灯。
一位资深艺术评论人的“单口相声”
晨推荐:这本书并不是现代艺术的编年史,而更像是一部口述史。看威尔·贡培兹口中谈论的那些一百年前的艺术家,会给人以他们私交颇深的错觉——他的语言就是这么亲切。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他还会随口附上自己对当下艺术界的评论,并且从讲述者的身份中跳脱出来,直接向读者发问。这一切都让这本书变得更好读了。回顾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变得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威尔·贡培兹说:“艺术就像个游戏,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最基本的规则,从而让一度令人困惑的东西开始变得有意义。”
西方艺术史的圣经
晨推荐:《艺术的故事》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自2008年出版中文版后,已第四次重印。与之前的版本完全相同。《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这本书是一本极好的所谓“艺术史”读物,贡布里希从历史开始讲起,经济、文化、政治,再联系到艺术,他们对艺术的影响,艺术是怎么反映相应时期人们的思想。而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让人兴趣盎然。
带你了解中国的美
晨推荐:《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此修订插图本,是作者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基础上,对全书文字作了最新订正。全书插图作了调整,增加了四十余幅重要插图,用以佐证真论述、丰富其内容。
一本美学入门书
晨推荐: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晨报记者 李春
新闻推荐
广西推进南宁柳州玉林三个智能制造城建设 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将打造成国家现代化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据新华社南宁6月23日电(记者何程)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部门获悉,广西将加快推进位于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的三个智能制造城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侯刚介绍,自治区...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