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发展
本报记者 罗 琦 通讯员 戚海军
人社工作,直接服务民生发展,直接面对百姓需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为了“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今年年初,自治区人社厅公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事项流程》(以下简称《办事流程》),共涵盖了153项办理事项的办理流程,其中包括了与群众最密切相关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
这是一项开全国人社系统之先河的创新性工作,《办事流程》全面压缩了办结时限,明晰了分工责任,精简了办事程序……并简单明了地回答了群众办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找哪个部门、找谁、到哪里找、怎么办、不满意向谁反馈”。
如今,半年已过,群众在办理人社相关业务时具体感受怎样,是否满意?优化之后的153项办理流程,实施成效如何?为一探究竟,日前记者挑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社业务部门或者窗口进行实地走访。
A
精简环节
——省去无谓的奔波
“现在环节减少了,程序也明明白白,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对于办事流程的精简,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李泽智有着切身的体会,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带着一摞申报材料来到广西人才市场办理相关业务。
5月底的一天,在广西人才市场的3楼服务前台,李泽智正在给公司员工代办“非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职称重新确认”业务。
“以前,这项业务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办结,而现在时间缩短到15个工作日。”轻松交接完材料的李泽智说,最为重要的是,环节精简了,按照程序办理心里更有数,也省去了无谓的来回奔波。
“现在许多非公单位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非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积极性也在日益提高。”广西人才市场人事代理部工作人员肖明介绍,为了让群众更加有效、便捷地办理“非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职称重新确认”这项业务,经过梳理后,该项业务确定为3个环节:受理材料(即时)、审核确认(10个工作日)、发放证书(5个工作日)。
《办事流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流程编制时最大限度地精简办事程序和办事环节,所有办理事项全部控制在4个环节内,既压缩了时限,又方便了群众。
《办事流程》自今年1月份通过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杂志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发布后,办理人社业务的群众明明白白来、高高兴兴走,有效地减少了“一事多次跑”现象,服务对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B
压缩时限
——给自己上“紧箍咒”
6月中旬,记者来到自治区社保局医保审核科采访时看到:在同层的一间办公室里,几位中区直驻邕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专家正在集中进行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的评审工作。
这样的场景,今年起每月都会出现。自治区社保局医保审核科科长杨文毕介绍,以前参保人员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条件的审核工作是每季度评审一次,而如今通过简化优化流程,缩短了评审周期,今年起改为每月评审一次,做到方便参保人员与联审严格把关相结合。
每月11日开始,自治区社保局将会组织医疗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制发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卡,参保人员即可开始享受门诊特殊慢性待遇,而由定点医疗机构统一领取代发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卡,也有效减少参保人员跑腿现象。
“这些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参保人员的负担。”杨文毕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参保人员只需选定一家门诊特殊慢性定点医疗机构,在该院的医保科提交申报材料即可,接收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每月10日。随后,定点医疗机构将参保人员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自治区社保局进行评审,当月评审结束和出具评审结果。
这也是该《办事流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全面压缩了每个事项的办结时限。如“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条件审核”办结时限,由原来的3个月压缩为现在的20个工作日内。
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压缩时限相当于给自己上“紧箍咒”,通过采取压缩办结时限的办法,不仅能有效解决“人少事多”局面,极个别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的办事流程不畅、手续繁琐、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作风拖沓等现象也能够迎刃而解。
“今后,有望实现最多3个工作日的办结时限。”杨文毕表示,未来自治区社保局将开发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网络申报评审系统,实行院端网络申报评审制度,及时组织医疗专家开展网络评审,进一步缩短评审周期,压缩评审时间,减少跑腿现象,方便参保人员申请和医疗专家评审。
C
明确责任
——防止相互推诿扯皮
该《办事流程》还有一个特点,即明确了总责任处室和总责任人,特别是在办理一些涉及多个处室或单位办理事项时,明确了由总责任处室和总责任人负责牵头并负责全程跟踪的机制,解决“分工不明确、责任无人担”的问题,有效地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为了让群众对具体的办事流程一目了然、简单易懂,人社厅将所有的办理事项都编制成流程图,明确标注了办理总时限、责任处室(单位)和责任人的姓名、办理地点等重要信息,并在人社厅官网以及该厅的微信公众号“广西人社新闻”上公布。
“通过办事流程的精简、办事时限的压缩,办事效率得到不断提高,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人社厅副厅长潘志金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有45项办理事项规定的办理时限,比以往累计缩短了352个小时。而在实际办理中,所有事项都能按规定的办理时限办结,其中有17项办结时限比规定办结时限累计提前46个小时。
据统计,截至5月,共有111项办理事项受理了业务,共办结17.2万件。“如果每办结一件至少使一名群众受益,那么有超过17万名群众受益。”潘志金说道。
下一步,人社厅将指导监督各市、县人社部门参照自治区本级办理事项流程、时限、责任“三公开”的做法,确保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事项上下对应、无缝衔接,力求群众办事更及时、更方便。
新闻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关于征集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员的公告
为进一步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决定向社会公开选聘若干名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员。一、选聘范围社会监督员的聘请对象为:在南...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