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事说理
致远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近日,来宾市警方公开曝光一批交通违法未处理数量较多的车主和企业。有的超速、闯红灯、开车打电话像家常便饭,交通违法累计多达几十条也不去处理,这些车主和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违法“钉子户”。
梳理近期关于交通违法“钉子户”的报道,可以看到全国各地都有“违法大王”不断“脱颖而出”,争先恐后地刷新纪录。
仅今年上半年,媒体报道的违法专业户就有多个:3月,陕西一辆私家车交通违法4年累计近百起被处罚;4月,贵州省黔南州高速交警查获的一辆小型轿车,有50余条违法未处理,累计记分达到169分;不久前,山东潍莱高速公路大队曝光一辆私家车,自2016年起累计违法174次……这次,来宾曝光的交通违法“钉子户”中,一辆私家车力压群雄,以197条交通违法记录“荣登”榜首,堪称“钉子户之王”。
来宾这次曝光的“钉子户”共852辆车,均为违法未处理累计20次以上的重点车辆。揪出这些交通违法“钉子户”并予以处罚,对于增强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培育社会各界守法意识、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频频违法“钉子户”究竟是怎样炼成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防止乃至杜绝此类“钉子户”现象呢?
车主频频违法,有一部分是对交规了解不足或安全意识不强,也有一部分存在主观故意,比如各地查获的“违法大王”,都存在多年不按规定年检的现象。无论原因何在,任由这些车辆长期行驶在马路上,肯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交通管理部门理应及时发现苗头,制止重复违法行为的发生。
如今,包括互联网大数据、道路摄像头等在内的众多先进手段,已经应用到交通管理当中。比如在小区里发现车辆挡路,可以通过APP“一键挪车”。因此,警方发现明显不合常理的频繁违法车辆,利用大数据找到并锁定车主,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
来宾警方把“违法未处理累计20次以上”的车辆列为重点对象,给“频繁违法”划定了一个标准,这是创新执法、主动作为,值得各地交管借鉴。此举也反证了锁定频繁违法车辆的技术操作可行性,之后就应该是及时处罚,以此杜绝交通违法“钉子户”。
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出符合本地交通管理实际的标准,及时发现违法异常频繁车辆,由此对车主及时进行教育和处罚,才能防范频繁交通违法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正如警方所言,曝光和处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维护公共交通的安全与秩序。
如果我们能够对频繁违法及早出手,就能杜绝违法几十、上百次的“奇葩车辆”的产生,把交通违法“钉子户”这一潜在的“马路杀手”扼杀于萌芽之中,进一步维护好交通安全。这是交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法治精神的具体呈现。
新闻推荐
社保缴费基数再调整 上限为14775.3元,下限为2955.1元
本报讯(记者覃琴通讯员丘湘晖)日前,记者从市社保局获悉,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