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
徐剑锋
据《广西日报》报道,今年广西将全面启动设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到2025年,全区所有设区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今年广西将全面启动设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实现垃圾回收利用、改善环境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要让老百姓扔倒垃圾养成分类习惯,并且“习惯成自然”,关键还在于意识培养。就现状看来,很多市民并不清楚怎么给垃圾分类,不仅分不清垃圾的类别,不懂得垃圾分类方法,而且“随手扔”“一齐倒”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需要通过声势浩大的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引导,尤其是从“小手拉大手”突围、从志愿者示范等等做起,使垃圾分类理念和常识入心入脑见行动,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
垃圾分类不只是简单的物理拆拣,更多的是指向人们生产生活观念的革新。不过,生活习惯是长期积累而成的,除了要对不自觉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更应形成引导与奖励、管制和惩罚并重的良性治理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激励人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与投放。
譬如,推行“垃圾换商品”,鼓励市民用日常生活中积聚的牙膏壳、塑料瓶等垃圾换取日常用品;建立“绿色账户”,积分能在微信、支付宝中兑现使用等。让垃圾分类投放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并通过制度执行,促使人们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慢慢固化。
当然,垃圾分类投放能够产生实效,确保这项工作正常推进,科学有效处理垃圾的系统建设至关重要。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只有环环紧扣、加强管理、务实操作,既把好前端分类关口,更注重后期终端处理,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无缝衔接,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事实证明,垃圾分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是人人都能做到而且用心就能做好的事。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正面引导和政策指导,再加上全社会形成的共识,逐步消除百姓潜意识还存在的旧观念老习惯,那么,用不了多久,垃圾分类投放及科学处理,必定能够成为现代公民践行绿色生活的标配。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黄芳整理王女士问:我是某小区业主,小区的所有房屋已经交付业主使用。小区大部分业主对前期物管不满意,准备召开业主...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