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市图书馆借阅图书。本报记者张彬
“神秘来信,相约墓地,烛光下惊现恐怖狰狞的脸……”“我草你,把劳资穿过来当废物玩吗?草!”……目前,市场上的少儿读物种类繁多,但部分书籍良莠不齐,一些恐怖、灵异、暴力甚至色情读物悄然热销,翻开这些书,惊悚暴力语句、网络语言随处可见。
记者在贵港市部分小学随机调查后发现,《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冒险小虎队》、《莽荒记》、《吞噬星空》、《查理九世》、《三界宅急送》、《知音漫客》、《漫画世界》、《龙族》等排在小学生最喜欢图书排行榜前十名,而《唐诗三百首》、《鲁滨逊漂流记》、《格林童话》等名著对孩子们来说已经缺乏吸引力。对此,一些家长表示担心,不知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热衷“另类”书
近日,记者走访贵港市多家书店发现,在书店门口最明显的位置都摆放着最新的漫画杂志,封面暴力、血腥、恐怖,夺人眼球。
在中山路的一家书店,只见十多平方米的店面里,前半部分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漫画书、恋爱类小说等,而一些古典名著,却被压在了最里面的书架上。
“孩子,要不要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名母亲扬着书问自己的小孩。
记者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只见这个小朋友正弯着腰在漫画书架旁认真地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头也不回地说了句:“随便!”
而在一个昏暗的小角落里,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冒险小虎队》。
“这本书好看吗?”
“好看,我们同学都喜欢看,人手一本。”
记者看到,在他身后的书架上,摆放着一系列的《冒险小虎队》,封面十分惊悚,书名更是直白,比如《墓地吸血鬼》、《小丑回魂夜》、《威尼斯惊魂》等。记者翻开《墓地吸血鬼》,第一句话就让人毛骨悚然:“神秘来信,相约墓地,烛光下惊现恐怖狰狞的脸。伴着嘀嘀的按键声……”
“这些书不恐怖吗?”
“不恐怖啊,我觉得很好看。”在说话当中,小男孩依旧埋头看书,“反正都知道那些是骗人的把戏。”
“那你父母同意你买吗?”
“不同意,他们说看这种书好词、好句都没有,看了没用,而且家里已经有一本了。所以平常我只能来书店看,或者借同学的看。”
随后,记者来到市图书馆儿童阅览室,看到三个小男孩正挤在一块看《军事之谜》、《外星生物未解之谜》等探索类书籍。
其中一个小男孩告诉记者,他来自港北区大岭乡,周末有空就会和表弟到图书馆看书。他喜欢看漫画书,比如《斗破苍穹》,里面的人会穿越,很厉害!之前他喜欢看《斗罗大陆》,最近看腻了,因为内容太假,人物怎么烧都烧不死,军事类的书籍偶尔会看,但不会去买。
家长应为学生选书籍
“多读书肯定是对孩子有好处的,而且我们也知道什么样的书更适合孩子看,但是给他买了之后,他不看,扔在一边。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本稀奇古怪的书,一看就是一整天。”住在国际新城的李女士对记者说,小孩喜欢看的书往往还有暴力倾向,这种书的印刷质量也不是很好,家长们比较排斥。
“我问过小孩,这些书有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故事情节很精彩,会法术、会穿越,谁喜欢谁了,谁又不喜欢谁了,这和现在泛滥的狗血电视剧有什么区别?”有个10岁女儿的崔女士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少儿读物成人化、低俗化倾向日益明显,一些家长表示,这些书“鱼龙混杂”,内容儿童不宜。“书里的内容离孩子越来越远,严重侵蚀着童心。”
虽然不少家长对如何帮助小孩更好地阅读有很多无奈,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应由家长带头看书,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如果没有了市场,粗制滥造的“另类”书就会越来越少。
家住小江社区的谭先生,女儿今年读六年级。从女儿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氛围,主动为孩子买书,与孩子一起看书。“我们比较爱看书,经常买书回来与孩子一起看。我们也会带着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挑书,教孩子如何更好地选择适合她看的书。”
什么书适合小孩看?谭先生说,对于小学生,主要还是多阅读一些有利于智力开发、促进成长的书籍,例如天文地理知识类、常识类书籍,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培养兴趣。如果喜欢汽车类的书籍,也可以多看这方面的内容,这并不是不务正业。如果想帮助孩子提升阅读品质,自己首先要多读书,遴选出一些适合孩子的读物推荐给他们。他坚持买纸质书,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小孩自律能力不够,常会被手机、电脑吸引,会借在网上看书为由来玩游戏等。
现在,谭先生开始给孩子买一些人生感悟的书籍,比如李敖、柏杨等著名作家写的书。“孩子正是成长的时候,多看书,可以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孩子常常主动和我讨论一些事情,她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我感到很欣慰。”
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
港北区西江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梁银燕有着21年的教学经验,她对记者说,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应以身作则带头阅读,在学校里,老师也要做好引导,推荐学生看书,介绍书籍内容,提升阅读品味。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阅读对孩子的改变,她最深有体会的是她的一个刚毕业的班级。“全班78个学生,大部分一年只读1到2本书,有些是完全不看。”2010年她刚接手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就对班上的读书情况做过一次调查。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家长不重视,在社会流行快餐文化的背景下,许多家长认为读书不是惟一的出路,只要成绩好,看书多不多没有关系。再者,小孩天性好玩,书需要坐下来认真地看,如果不是热衷看书的人,很难做到。
为了让孩子们多阅读,梁银燕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上课的时候她会引用一些课外书中有趣的故事,并介绍书让同学回去看。她主要挑选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的书籍,首先培养学生对书感兴趣,比如《海底两万里》、《王子与贫儿》等故事性较强的书。过了几天,她就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带着任务去阅读,并形成习惯。
“小孩看书主要看情节,当他们对书产生兴趣后,就要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体会书中的奥妙,这样他们会更加认真地看书,记住书中的精髓。”梁银燕说,经过一年的引导,不少学生开始喜欢读书,她就推荐一些文学性较强的少儿读物,比如《绿山墙的安妮》、《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等,并让学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做批注。到了六年级,她则介绍学生读一些国内外名著,比如四大名著,如果读不懂,可以先选择青少年版。同时,她要求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除了把好词、好句抄下来,还要写下自己的感受,加深学生对词句、文章的印象。
梁银燕说,当阅读成为学习的一部分之后,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各方面都有提升,思维更活跃、见识更广阔。
“平常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看一些不好的书,我不但会禁止他们在教室看,还会告诉他们,为什么不给他们看,为什么介绍其他书,这样将好书与‘另类\’书的内容作对比,学生就更加明白家长、老师的用心。”梁银燕如是说。
但是,即使有老师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只要“另类”书存在,小孩仍难以抵抗这些诱惑。对此,不少网友称,目前的出版乱象还需要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这样才能还孩子们一个干净的童年。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