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日芳实习生覃珊珊
覃塘区大岭乡江兴村江头屯脱贫户李寿运的双胞胎女儿李丹花、李丹香,今年高考分别考取广西培贤职业学院和苏州大学。
日前,记者来到李寿运家,准备上大学的李丹花、李丹香姐妹很开心。她们的妈妈韦永锐说,他们家2016年脱贫,之前太贫穷,好在孩子读书争气。
韦永锐是贵州人,嫁到这个家后分家时分得一间泥房和250斤谷子,2000年孩子要出生了,但灶上还缺油炒菜。后来,李寿运做点建筑零工,2009年攒得3000多元,想建房子。邻居主动借给他们14000元,又有人借给他们建筑材料,一层的房子才得以建成。
李寿运夫妇在双胞胎女儿上初中后耕种别家丢荒的田地,加上自家的田地共种上10亩,生活有了好转,但还是不能摆脱贫困。近年,市里派出的江兴村第一书记胡鸿鸣到他们家了解情况后,为李丹花、李丹香申请并帮办了免费入学手续,为这个家庭“松绑”。
李寿运户的支出少了一大笔,同时收入又随着农村建房市场兴旺而有所增加,2016年底李寿运户成功脱贫,加建了第二层楼房。
家庭脱了贫,孩子又考上大学,李寿运心里甜滋滋的。即将到来的开学季,李丹花、李丹香的学费共需16000多元,家中钱不够了,新一任江兴村第一书记刘裕志主动上门帮助她们办理贷款。
李丹花、李丹香还有一个弟弟,成绩优异,准备上覃塘高中。“孩子能读书,我很高兴,现在家庭支出更大了,但现在政策好,政府有人跟踪服务好,什么事都不需太担心,我们很高兴,也有信心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有了知识,就有了更大的希望。”韦永锐说。
新闻推荐
贵港日报社樊超龙新媒体环境下流量的70%取决于标题。一条好标题可以巧妙地向读者传递你想要说的话,还能一下...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