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日报社张庆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记者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敏锐的新闻观察力,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过程,是不断学习和积累总结的过程。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必须要有“空杯”心态,找准进步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加以实践,终能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记者。
虚心请教转被动为主动
学习是年轻记者的首要任务。西汉时期著名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奋学习。作为年轻记者,虚心学习是我们进入新闻行业的必修课。我曾在一次记者交流会上,听到一位资深媒体人说,培养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花10年时间,可见记者需要接触的东西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年轻记者学习的关键内容。只有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才能在文字表达上真正做到准确严谨,才不会出现说“外行话”、说“啰嗦话”、说“低级话”的现象。
资深记者是我们年轻记者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提高业务能力的引路人,是我们增长知识的良师益友。在见习期,我第一次接到老师给我安排“聚焦五乱反弹”摄影任务时,我就匆匆忙忙到大街小巷寻找“五乱”不文明现象,只顾着拍摄,没有记录具体的拍摄时间和地点,导致图片不能用,最终宣告拍摄任务失败了。经过这番教训,在以后执行每一项任务的时候,我都会认真向我的老师请教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重点,在完成稿件之后让老师帮忙把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在老师孜孜不倦的帮助下,我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渐渐能胜任一般的题材了。
抓住每次参加培训的机会,与授课老师对话。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要时刻保持昂扬的激情,积极参加更高规格的业务培训,敢于把自己的作品晒出来,让授课老师点评。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维老师的摄影课程,在课程结束后,我把自认为拍得不错的作品让邓老师点评。他对我说:“摄影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拍摄思路和谋篇布局有所欠缺,应该加强与被摄者的沟通交流,深入体验他们的生活,同时要强化图片之间的叙述关联,景别选择要有起伏,避免‘一镜到底\’。”邓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可谓一针见血,把我作品存在的问题点了出来,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年轻记者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进步和成绩,时刻要保持一颗谦虚上进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得更快。
不断增强新闻敏感性
在上级媒体找出本地新闻线索。年轻记者要养成观看、阅读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网、广西日报等上级权威媒体的习惯,很多时候,新闻线索就是从上级媒体得来的,比如上级媒体正在宣传报道扶贫攻坚、好人好事,或是生态乡村建设等题材,我们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在本地挖掘类似的题材进行报道,发挥本地媒体优势,对类似的题材进行深入挖掘,写出更接地气的新闻报道。
在生活中抓住新闻线索。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可以接收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者是不断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职业,提高年轻记者与人沟通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新闻线索会不经意间在交流中出现。2014年11月的一天,我在高铁上跟一位陌生阿姨闲聊,在得知我是一名记者的时候,她给我讲述了一名边远山区教师的故事。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一定要找个时间去采访这位教师。经过半年多准备,终于在201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完成了《66岁老教师扎根大山40载》摄影专题报道,因为老师的事迹突出,故事感人,最终该报道获得本报社季度好新闻一等奖。这位老师也被当地教育局授予“最美教师”称号。所以,掌握了有效的沟通技巧,随处都能获取新闻线索。
主动请缨积极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闻行业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必须到达新闻现场才能有东西可写,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害怕面对采访对象导致头脑空白,是很多年轻记者都会经历的过程。要突破这样的心理障碍,首先要敢于迈出去,敢于挑战自己,主动承接领导同事安排的采访任务。在采访前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信息,并列好采访提纲,做到“有备而去”把自己从容自信的一面展现出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以最高的质量完成任务
精益求精,质量取胜。年轻记者稿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个人“品牌”的建立,同时也关系到报纸的整体形象。每个年轻记者只有不断提高打造精品的意识,才有利于自己快速成长和报业长远发展。2015年2月26日,贵港日报第8版刊登的《爱钻研的羊倌》摄影专题,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策划为摄影专版,编辑看完我采写的文字稿后,认为主人公自学成才的养羊故事很励志,是出精品的好题材,于是建议我再次去深入采访拍摄,于是才有了现在这个图文并茂的摄影专题。最后,该专题成为我们摄影版面用图片讲故事的经典范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不断磨练自己、锤炼自己,才能打造出精品,才能在新闻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现代著名诗人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既然选择了当记者,也只能不顾一切风雨兼程。只有出发,才能不负青春,只有奋斗,才能体会成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日芳实习生覃珊珊覃塘区大岭乡江兴村江头屯脱贫户李寿运的双胞胎女儿李丹花、李丹香,今年高考分别...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