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本名王锦鹏,2006年后才改名王千源。按照中国的传统,锦鹏有前途大好的意思,代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改名并不是为了转运,“我很喜欢那个源字,世界万物都有个源头,河流 、宇宙 、树 、山 、情感 、生命。”有一段时间,王千源看了田壮壮的《吴清源》(李雪健有出演),觉得挺好,“正好同学在一起起哄改名,我说用也可以,这样慢慢就用起来了。”真的是人如其名。王千源虽然成名很晚,但他和我们以常规思维想像的不同,对名利没太大感觉,骨子里透着一种不急不躁 、踏实稳定的气质。他就像一个做裁缝的手工艺者,不管个人感情上喜欢不喜欢,都把活计做精细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个演技派,谈到表演的阶段 、层次这些话题,王千源有谦虚而 自我的见解。他觉得表演不能分段位,没有标准,不可比较,就是一种感觉。
但他对自己的表演信心十足。摄像机收起后,他在闲聊时追问:“你觉得华子我演得怎么样?《烈日灼心》我也很喜欢,你就说这两个电影里的表演哪个更好?”“我还是更喜欢段奕宏的角色,内心戏更丰富。
《解救吾先生》毕竟是个商业片,给演员发挥的空间没有《烈日灼心》那么足。”“那你说,今年以来,银幕上最好的角色有几个?”“也就这两个。”王千源承认,《烈日灼心》确实剧作好。在他看来,华子是和《钢的琴》里的陈桂林一样让他过瘾的角色,4年等一个,不长。不知道下一个4年后,还会不会再有一个。
(胡越琴)
新闻推荐
从台湾回来好久了。总想写点啥,却苦于不知用什么样的题目,故迟迟未敢落笔。看来,这个没有题目就无法下笔的臭毛病,是改不了了。对于宝岛台湾,在常人的描述里,可能会是这样的:有时,她就像一个从未谋面的亲...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