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罗汉玩法。头顶也可以玩空竹。飞舞的空竹成为人民广场上一道风景。两个人一起玩“好姐妹”。玩大型空竹也是体力活,锻炼身体也不错。
今报记者陈小燕/文 卿要林/图
14日,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停了,给报名学习抖空竹的读者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新报名学习的读者,与前面三期的学员齐聚柳州市人民广场,一起感受抖空竹这一传统民间游艺活动的魅力。
老学员“汇报演出”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游艺活动,抖空竹在我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州市老年体育协会艺术空竹委员会(即柳州市空竹协会)是一个致力于推广抖空竹的协会。协会成立至今,已有10年时间。10年来,柳州市抖空竹的人在鼎盛时期达到了2000多人,现在仍有300多人在坚持这项运动。协会的成员们经常与桂林、南宁等地玩空竹的人交流,吸收对方的优点,促使自己成长。
去年,老读者俱乐部邀请了协会的老师,开设了三期免费教学活动,带领读者领略抖空竹的魅力。前段时间,协会举办了庆祝10周年活动,14日当天,曾在今报老读者俱乐部学习抖空竹并坚持练习的部分老学员,与协会的老师们一起进行了“汇报表演”,给新报名学习的市民鼓劲。
叠罗汉、“姐妹花”、大空竹……一串表演下来,让围观者啧啧称赞。多变的姿势、极具观赏性的动作和娴熟的技巧,老学员的表演可圈可点。而对于这些一直坚持用心练习的老学员,协会的元老之一老周也是称赞有加,要求严格的他说了一句:“可以拿上台面了。”
老周对协会很有信心。他说,目前,在广西,空竹在桂林、南宁和柳州比较盛行。他们刚刚表演的大空竹,以空竹龙摆成像“金”字的造型,10多个人转起空竹呼啦圈,有造型、有气势,不说广西,放在全国都少见。
就在他们表演时,一位市民还拿起了自拍杆,以表演作为背景,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刻。
多对一教新学员
每一次的免费教学活动,协会都尽心尽力,派出多名成员,共同教新学员。这一次,更是“多对一”。
住在五岔路口的黄阿姨是这一次报名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14日当天,72岁的她比往常早起了一个小时,6点钟就起来做早餐,然后转了两趟车来到广场学习抖空竹。她说:“老伴都笑她,说‘你这么高兴\’。”对老伴的打趣,她也不当一回事。她说,她很久以前就想学空竹了,以前自己也买过一个竹的空竹,可是总也抖不起来,后来那个空竹也不知道丢哪去了。
活动当天,她学得很认真。老师先给她示范基本的动作,告诉她动作的要领,然后她慢慢领悟。就在她练习的过程中,旁边另外一位老师看见了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不待她问,直接过来给她纠正。
另一位新学员林女士也是如此,40岁的她是这一次报名者中最年轻的。看着这些年纪比她大、学得比她好的叔叔阿姨,林女士直言“觉得压力好大”。不过,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越来越找到感觉了。“左手高,右手低,慢慢提起来……”按照老师的提示,她一遍一遍地练着。协会派出了20多位成员来进行辅导,多对一地指导让学员们学起来也特别高效。
目前,在柳州市区,除了人民广场,协会在大龙潭公园、雀儿山公园、鹅山公园、车辆厂、箭盘山公园等地均设有辅导站,老师们也提醒报名的学员,平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就近到上述地方练习抖空竹。
新老学员交流感受
看着老学员精彩的“汇报表演”,新学员很是佩服,都想着哪一天自己也可以把空竹玩得这么溜。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协会的成员还是老学员,都不忘给新学员加油鼓劲。
协会的元老之一韦老师,已经近80岁了。看着他麻利的身手,林女士感叹:“哪里像80岁的老人,完全就是60岁嘛。”而对她的感叹,韦老师也不觉得意外,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跟他说过。
韦老师说,他现在颈椎、腰椎什么问题都没有,看书看报也没有问题,都是抖空竹带来的好处。抖空竹时通过两臂的舒张收缩、脚步的进退移动协调配合,完成各种花样动作,使身体各个关节以及腰椎颈椎得到不同程度的运动。同时,眼睛要始终关注空竹的旋转位置的变化,由大脑作出正确的判断引导身体完成各种动作,人的眼睛和大脑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前段时间,他以前工作的单位举行了一次900多人的大聚会,他在聚会上表演了抖空竹,被大家狠狠赞了一番。他鼓励新学员,慢慢来,坚持练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阿姨、王阿姨也鼓励更多感兴趣的人一起来学空竹。她们两人接触空竹也就一年的时间,却深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于阿姨说,抖空竹让她的身体更好了。原来双臂因为手术的原因不怎么有力,现在好了很多。而且,她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时大家会一起喝喝油茶、包包饺子,退休生活更丰富了。王阿姨更是感激通过俱乐部认识了空竹。她现在和另一位老学员一起玩的“姐妹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更让她坚定了坚持练习的决心。她说,每天来广场,大家就相互切磋交流,有共同的话题,这种生活有滋有味。
新闻推荐
咨询1:我是今年3月报的名学车,就考了科目一,之后就一直没时间学,我听说学车要三年之内学完,过期就无效了,是真的吗,是从报名那天开始算起吗?热线回音:您应该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三年内完成科目二、三的考试...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