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凡自己的射准复合弓磅数逾80磅,威力和精准度都很好。不少朋友的弓不准,刘黎凡都乐于帮忙调弓。刘黎凡试射70米远距离靶,箭箭中靶心。十多年的弓箭教育经验积累,调弓修弓技术一流,图为刘黎凡帮学生缠弓弦。和朋友交流射箭心得。学生和刘黎凡交流动作心得。
今报记者卿要林 文/图
无论是电影《魔戒》系列中俊美无双的精灵王子,还是《饥饿游戏》系列中英姿飒爽的女主角,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都让人眼热不已,弓箭手也成为颇具诱惑力和号召力的形象。对于很多人来说,弓箭是一种“耍帅神器”;而对于柳州市二体校的弓箭教练刘黎凡来说,弓箭不仅是爱好,还是职业,更是生活。
结缘弓箭 玩成专业
刘黎凡祖籍桂林灌阳,自幼贪玩,小时候还自制了多把竹片弓箭,读书后随父母去了荔浦。1992年9月,当时还在读初二的刘黎凡在荔浦县中心广场玩耍,看到当时的荔浦业余体校在练习反曲弓射箭。刘黎凡觉得好玩,找到教练,软磨硬泡地加入了射箭队,那年他14岁。进入射箭队才第二年,刘就以优异成绩被广西区队录取,接受专业射箭运动训练。
进入广西区队后,刘黎凡训练刻苦,很快就小有成就,代表区队参加过国内外大大小小比赛数十次,个人获得多项区内外赛事金牌。1999年被国家体育局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团体决赛中,刘黎凡和队友组成的广西队以1环之差惜败陕西队,获得银牌。但从上届的团体第七名到这次成为团体银牌获得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黎凡和他的队友已经创造了广西射箭竞技项目的历史。
扎根龙城 传道射艺
2002年底,从运动员退役下来后,刘黎凡成了柳州市第二业余体育学校的射箭教练。多年来,刘黎凡总结自身训练的经验,不断开拓教学方法,挖掘射箭运动人才。先后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多项赛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他带领的柳州射箭队参加大大小小赛事,获得的金牌就有40多块。仅仅在2006年的广西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上,柳州市代表队就夺得4块金牌、两块银牌、两块铜牌,并打破了4项全区青少年射箭纪录。
多年的射箭生涯让刘黎凡与弓箭深深结缘,各种弓箭的结构和特性了如指掌。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受其影响,迷上了射箭运动,刘黎凡便成了朋友圈内的教练,兼弓箭维修工。每当朋友的弓箭出了问题,刘黎凡总是热心帮忙调教修复,甚至于有外面的箭馆也请他帮忙。
推广射箭 不遗余力
在刘黎凡眼里,好东西要分享,因此,他希望射箭运动能得到推广和普及。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就是射箭技术,可以锻炼体格,磨炼品格。六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统弓箭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推广。
但刘黎凡介绍,很多人对弓箭运动认识不充分,总以为弓箭不过是玩具罢了,甚至有人以为弓箭是违禁品,玩不得。其实,弓箭是国家允许的可以购买使用和收藏的体育器材。对于弓箭,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如下解释:非机械的弓箭类器材(反曲弓、复合弓)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制造、销售、购买、持有、使用等环节均不需要向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但是机械类的弓箭类器材,如弩(又称机械弩、弩机)是一种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器材,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物品。
刘黎凡说,弓箭运动是一项非常有益于身心的运动,尤其是对于都市生活高度紧张的白领阶层。因为,一名优秀射箭运动员不仅要有出色的力量,还需要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在拉弓瞄准靶心的那一刻,手指、手臂、肩、胸、腰背部位的肌肉需要同时聚集力量,同时,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也要集中。长期坚持弓箭训练,不仅可以锻炼体魄,更可磨练意志,还可缓解精神压力。
据了解,目前刘黎凡正和热爱弓箭运动的朋友们积极组建柳州市射箭协会,未来将通过射箭协会推广射箭运动,并且通过协会参加区内外的射箭比赛,交流射艺,让更多的人感受君子六艺之一“射”的魅力。
新闻推荐
梁铮秋以甜美的笑容、细心的照顾,给许多游客带来惊喜和感动。今报记者刘山文/图31岁的梁铮秋干了8年导游工作,她甜美的笑容、细心的照顾,给许多游客带来惊喜和感动。作为桂林国旅柳州分社一名出境游...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