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政府部门也帮推销信用卡?”昨天,有网友向晚报投诉称,永前路一些居民区一夜间贴满一则有关办理大额信用卡的“通知”,看上去来头不小,是“和市政府有协议”的,让人真假难辨。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通知”是骗子所为,借用的国家机构根本不存在,公章也系伪造。在此,晚报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听信“通知”内容,以免上当受骗。
投诉:通知”让居民们真假难辨
永前四区是老旧宿舍区,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宿舍区走了一圈,发现多达数十张内容相同的“通知”,大都贴在宿舍区门口。
在居民楼14栋4单元门口,A4纸大小的“通知”十分惹眼,有居民正盯着反复琢磨。“通知”写着:为了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和区政府《关于保障经济增长力促GDP增速稳定在7%的十项措施》,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柳州市经济增长的应对方案。为努力提高市民的创业热情,扩大内需,市政府与银行达成协议,降低门槛,为柳州市居民和常居人口办理 大额信用卡,欢迎来电咨询。
“通知”上还留了一个手机号码“18677266467”,落款为“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局下岗职工安置办公室”并加盖红色公章。
居民们对此态度不一。“条件挺吸引人的。”居民韦师傅说,他眼下准备进货但缺点钱,打算联系看。也有居民认为,国家支持创业不假,但靠发行信用卡来支持创业者感觉不太靠谱。
“估计是前一天晚上过来贴的。”永前东社区相关负责人叶先生告诉记者,社区刚上班就接到居民投诉称有人乱贴传单,同时询问“通知”是不是社区张贴的。对此,他们已向上级部门反映。
“安置办工作人员”:不愿透露姓名,还怕见人
昨天上午,记者还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称在中山西路 、红光社区等多处看到相同的“通知”。
记者随后拨打了“通知”上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为一名男子,自称是人社局下岗职工安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但一直不愿透露姓名。
男子称,能为“创业者”提供招商银行大额信用卡,至于“大额”程度,即存5万可透支10万,存2.
万能透支5万,不过必须经他本人亲自审核,存款才能办到卡。
当记者提出要前去办卡,男子十分警惕,称只要将身份证和名字发给他就行了,随后,时而说他在桂林出差,时而说在“安置办”上班,但“不会单为你一个人出来。”昨天下午,有居民打电话给男子。男子则让居民到市中心找“安置办”,然后找姓张的工作人员办理。
居民之后多次试探性地联系男子,将男子折腾了一番。
最后,这名连市人社局办公大楼位于何处都不懂的男子终于原形毕露,气急败坏地挂了电话。至此,有的居民才恍然大悟:“原来遇到小骗子了,给他钱,下一秒就不懂跑哪里咯。”
市人社局:下岗职工安置办公室”不存在
那么,“通知”内容是否存在?下岗职工安置办公室又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呢?记者采访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廖女士。
廖女士证实,该局没有“下岗职工安置办公室”这个部门,更不会下发上述“通知”。
廖女士介绍,只要稍留心,就会发现“通知”漏洞百出。除了“下岗职工安置办公室”机构不存在外,一是“通知”下发的流程不对,市局只会逐级下文,不会直接发文件到居民大楼;二是公文一般以XX局的名义发布,不会以下辖的某个科室名义发文件;三是文件中一般不留手机号码作为联系方式,通常会留固定电话号码;四是“通知”的内容有明显商业色彩,“按规定,政府部门是禁止参与商业活动的,怎么可能还帮推销银行的信用卡呢?”与此同时,事件涉及的银行也表示“被躺着中枪”。“我们银行的确有不少扶持创业的业务。”招商银行柳州分行客户部相关负责人廖经理表示,“通知”内容纯属编造,该行根本没有就办信用卡达成什么协议,也不会通过向创业者发信用卡的形式来支持创业。相反,该行严控信用卡恶意提现行为。
经过排查,廖经理确认“通知”中所留手机号码在该行员工中不存在。她希望公安部门严厉打击这种行骗行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记者就此事向鹅山派出所报警。
目前,警方正展开调查。
昨天下午,永前东社区在宿舍区张贴了提醒公告。叶先生说,眼下,很多小区里充斥着各种“牛皮癣”,让人真假难辨。他建议广大居民,不要轻信“牛皮癣”的内容,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尤其,看到以政府机构名义发布的信息时,最好到社区或向政府职能部门核实,同时居民们要加强监督,发现有人张贴虚假广告要及时制止或向社区反映。
新闻推荐
当民警告诉他,他那个在网上交往了7年多的“女友”是诈骗他钱财的嫌犯时,他仍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尽管他为她抵押了房屋,为她借了高利贷。他说她如果把之前问他要去的200余万元钱退还的话,他还是爱着她...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