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炼
通讯员
韦朝欢)今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和“改革创新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打造“一流服务、一流审判、一流管理、一流队伍”的法院工作格局,各项工作均实现新的突破。1至8月,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35件,审、执结376件,审、执结率86.44%,结案标的2499.51万元。
该院紧紧围绕地方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惩罚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能作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审结重大刑事要案,切实维护地方安全和谐稳定。同时,该院充分发挥“联动调解”机制优势,高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凸显人性化执法工作中,该院执行工作突出阳光执行、和谐执行,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被执行人,则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和执行威慑机制,借力“党委政法委领导、政府各部门联动参与、法院依法主办”的体制优势,做好大案要案的执行工作。1至8月,该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08件188人,审结90件148人,结案率83.33%;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8件,执结35件,结案率92.11%,累计结案标的439.8万元;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77件,审结240件,结案率89.17%;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2件,审结11件,结案率91.67%。
此外,该院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年”活动的开展。一是推行审判执行案件大会诊制度取得实效。经过对全院近几年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实践总结,以及广泛征求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一线法官的意见,自2013年4月起,该院试行民商事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大会诊制度,在取得一定效果后,实行“月会诊”与“周会诊”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广刑事、行政、执行案件会诊制度。二是创新监督机制促“阳光司法”出成果。该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部门、社区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将以往定期邀请有关人员旁听庭审、监督执行工作机制改革为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社区代表等可以随时对我院庭审进行旁听或者监督执行。截止8月,经邀请或主动到我院参加旁听庭审活动的社区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社会监督员近60人次,作出阳光评议40余人次。
同时,该院成立由退休法官、公检司等各行各业20名社会监督员组成的社会监督委员会,由这20名社会监督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共同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及领导干部、法官干警廉洁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新闻推荐
10月2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各景点迎来了第一波人流、车流高峰,日游客接待量已达万余人。为做好全县各景区道路沿线交通安全及景点治安稳定,巴马县公安局全力...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