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陆孙丽和丈夫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婚姻登记处正式登记结婚,5年的爱情长跑终于有了结果。拿着盖着红章的结婚证,陆孙丽久久不肯放下,虽然这次中秋节不能待在家陪着家人,但却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陆孙丽是贵港市港北区人。大学毕业后他结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是巴马人,但两人都在扶绥工作,相互照应的日子,两人很快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一晃5年过去了,眼看两人都快“奔三”了,双方的家人开始坐不住,频繁催促他们尽快完婚。“见家长,看八字,选日子。”结婚前期的准备工作只用了不到半年,就把婚期定在农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初升的月亮我们是在车上看的。”虽然婚期已定,但他们却只能提前一天回去准备。从扶绥到巴马并没有直达快巴,需要途经南宁转车。这可苦坏了常晕车的陆孙丽。赶了一天的车,到巴马时已是晚上8点。 此时夜幕已经拉下,月亮初出南山。未婚夫的家是在乡下,为了第二天能够赶早登记,家人把中秋家宴设在了县城叔叔的家中。
当他们赶到叔叔家时,家里人正在楼顶忙着祭拜月亮。“撑起插着香的柚子。”陆孙丽第一次见识到这种赏月习俗。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帮着大伙一同撑起了顶有柚子的竹竿,摆弄好坛上的祭品,备好酒肉、瓜果,然后家里的人就围一旁,共赏中秋明月。祭拜一般需要两三个小时,这也是中秋节的高潮部分。但陆孙丽觉得,祭拜也许只是个仪式,重要的是亲人们能够欢聚一堂,这也许才是这个仪式的意义所在。
9月20日,陆孙丽早早起床,精心打扮了一番后便和男朋友前往婚姻登记处,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琐,反倒显得很平静。登记结束后,他们就踏上了返乡祭祖的路。到了乡下老家,她才知道,其实家里的亲人们早早就开始准备了。丈夫是他家里唯一的男丁,所以亲人们对此足够重视,还没等他们回到家,就煮好了饭菜。只等着他们抵家后到村里的庙堂去祭拜。
“鸡鸭不能切头,摆盘也要讲究,酒水要时常斟酌,糖果要放好位置。” 祭品虽然单一,却很讲究。祭拜的时间不长,只需一炷香的时间即可,但过程却显得庄重。待祭祀结束,家里才能准备餐桌,摆上酒菜,备好凳子和餐具,等候客人的到来。此时,陆孙丽也开始忙了起来。“别的活我都插不上手,但这些家务多少还是会点。”陆孙丽说,她不能光看不做,毕竟自己是新媳妇,多少都要表现一下。家宴很简单,四个荤一个素,男人一桌女人一桌,来的都是亲人,送的都是祝福,虽然朴实,但却温暖。
新闻推荐
巴马讯 近日,笔者从巴马瑶族自治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著名演员江一燕拿出100万元在该县设立助学教育基金,目前,100万元资金正由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