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市水利部门以强基础、调结构、抓项目、兴产业、保民生、促稳定为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护机制,不断加快以山区“五小水利”为主的“小农水”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大民生”提供支撑保障。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水多、水少、水浑、水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1998年以来,河池市通过大会战的方式,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加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市水利部门按照“大中小并举、政府民间投资并举”的思路,由政府主导,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兴建小型蓄水、引水、提水、集雨设施。根据各县区自然和社会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布局等,在资源型缺水的地方,以小坝塘、小水窖等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为主,走“散水集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的路子,最大限度地留住自然降水;在工程性缺水的地方,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小水渠、小水管、小水池等设施建设为主,将水引到田间地头,使“靠天吃饭”局面逐年得到改善。
目前,全市已建成农田水利工程设施25.45万处,其中水柜(池)24.78万座、塘坝5795处、小泵站997处、小水渠5021.5公里;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0.18万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31.6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6%;解决了石山地区36万人的饮水难题。
(韦
广)
新闻推荐
金城江讯
向江河要绿水,让青山伴蓝天。金城江区在开展“美丽金城·清洁乡村”活动中,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目标,实施一乡一策、一...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