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产畜牧科教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黄爱民,扎根基层30多年,获得全国、自治区、河池市荣誉20多个;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4项,为农民新增收入超过4亿元。
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一份份灿灿的荣誉,让黄爱民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全市水产畜牧系统所有默默奉献的业务技术工作者。”面对鲜花与掌声,黄爱民总是谦虚地说。
在黄爱民获得的诸多荣誉中,而由她主持完成和参加完成的4大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项目最为引人注目。
1999年,黄爱民参加完成了《羔羊生产配套增产技术》项目,项目期累计新增出栏山羊44.14万只,为养殖户新增纯收入达6820万元。先后被农业部和自治区农业厅授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2001年,黄爱民参加完成了《优质瑶鸡乌鸡饲养技术开发》项目,累计出栏优质瑶鸡、东兰乌鸡205.57万羽,新增产值3752万元,为养殖户新增纯收入1734.28万元,使参加项目的农户年人均年增收42.89元,项目荣获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
2004年,黄爱民参加完成了《山区冬闲田养鱼配套增产技术》项目,累计推广冬闲田养鱼6.07万亩,亩产鲜鱼52.5公斤,亩增产鲜鱼48.44公斤,稻谷增产5.79%,每亩为农户新增纯收入402.89元,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再次荣获农业部和自治区农业厅授予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和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
2008年,黄爱民主持完成了《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产地环境和羊肉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项目居广西同类成果领先水平,并荣获2009年河池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钻研科研项目的同时,在黄爱民还不断对各项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化总结与探讨,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在省、市级学会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在河池市洞穴鱼类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大鳞岭鳅新种,完成代表作《广西岭鳅属鱼类一新种——大鳞岭鳅记述》,对广西鱼类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黄爱民先后荣获2007至2008年度广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至2006年度河池市科协系统优秀科技人才,1996年至2000年河池地区水产畜牧先进工作者,2001年度、2004年度、2005年至2006年度河池市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1998年、2006年分别当选为县级河池市和地级河池市两届人大代表,为全市争取水产畜牧业建设项目国家资金支持作出重要贡献。
新闻推荐
九圩正新建集中供水工程集镇供水不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同时将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
本报讯
(记者
高东风)
5月24日,网友“yang0639”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金城江区九圩镇区的供水和垃圾处理问题。帖子说,该镇经常停水...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