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兰芬
通讯员
何
涛)
近年来,金城江区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使粮食、糖蔗、蔬菜、桑蚕和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强势“雄起”,撑起农村经济“半壁江山”。
该区坚持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进村入户,让耕地不闲置不撂荒。引进和推广杂交稻、玉米单交种等良种,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普及“旱育保姆+编织袋”隔层抗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集成技术,以科技促粮增产、增效。2012年,全区粮食种植总面积达25.38万亩,总产粮逾6.5万吨。
把糖蔗作为第一支柱经济产业来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广西博东金城江糖厂前来安家落户,推行农资补贴、生产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生产贷款等扶持措施。去年,该区发放甘蔗生产补贴803万元,兑现农机补贴230万元,发放生产贷款和农资2000多万元。2012/2013年榨季,全区种植糖蔗总面积达13万亩,进厂原料蔗45.56万吨,比上榨季增加4.66万吨,群众种蔗收入2.2亿元。
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采取市级财政补贴、区级财政配套、农民自筹等方式,共筹措资金300万元,重点建设东江齐美、拔贡坡降、河池大杨等3个无公害蔬菜基地,扩建规模,建立标准钢架大棚40个,促进基础硬件上档进位。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下基地开展农药残留检测,打响“无公害”牌子。一年来,全区蔬菜栽培面积13.13万亩(含复种),总产量14.5万吨,创产值1.2亿元。
“整村推进”桑蚕扶贫项目,向蚕农赠送和帮扶桑苗、防病药具等农资。抓好“三高”蚕业示范,推进小蚕共育,建起共育室58个,共育率达80%以上。建立300户“桑蚕示范户”,实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和服务。去年,全区发展桑园总面积达4.97万亩,产鲜茧6360吨,总产值2.3亿多元;养蚕户达17870户,户均养蚕收入1.31万元。
实施水产畜牧业“增量提质工程”,抓住生猪标准规模场项目建设,扩大林下养殖,推动以六画山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业,规范兽药、饲料等经营和投入,推行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把好肉类产品质量关。引进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养殖罗非鱼3200多亩,网箱养殖鲟鱼50多箱,养鳖53亩。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5月14日上午,市长何辛幸主持召开市三届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通过有关议题。...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